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5-02-1012

国家主席习近平:深入落实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要瞄准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和民生领域的难点痛点问题,设置改革议题、生成改革方案,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方、有关企业和相关商协会从化肥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市场监管以及农化服务等多方面着手,全面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稳价工作。

农业农村部:近日,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要多措并举落实粮油播种面积,压紧压实各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农垦服务带动作用,帮助小农户种好地,落实落细各项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面积,稳定大豆油料种植。

粮储局:近日,发布《关于公布传承粮食和物资储备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的通知》。确定了30个传承粮食和物资储备优秀传统文化典型案例名单。

统计局: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其中,城市上涨0.6%,农村上涨0.3%;食品价格上涨0.4%,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0.1%,服务价格上涨1.1%。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市场监管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清单(一)》及《市场监管轻微行政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一)》。

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24.9点,环比下降1.6%,同比上涨6.2%。食品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油和糖的国际报价大幅下跌。预计2024/25年国际谷物贸易量将比上一年度萎缩5.6%至4.835亿吨。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2月7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红枣、棉纱、原木、棕榈油涨超1%,苹果、棉花、菜油、花生、菜粕、菜籽、豆二、玉米、玉米淀粉、鸡蛋、豆粕、粳米、豆油小幅上涨;生猪跌超1%,白糖、豆一小幅下跌。

山东:2月7日,山东地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报价下调,其中诸城兴贸挂牌收2150元/吨,较昨日下调20元/吨;成武大地挂牌收2100元/吨,较昨日下调10元/吨;七星柠檬挂牌收2176元/吨,较昨日下调14元/吨。

江西:截至1月25日,江西省累计收购新季中晚籼稻89亿斤,较上年同期增加13.5%。其中国有粮食企业累计收购19.7亿斤,其他粮企累计收购69.3亿斤。

甘肃:近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5年全省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方案》要求,202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60万吨以上;油料面积408万亩,大豆面积91万亩,并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市州。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2月3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2576.9万吨,高于一周前的2419.3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420.2万吨增长157万吨或6.5%,一周前是同比提高8.8%。

俄罗斯铁路谷物运输商Rusagrotrans:预计2月份俄罗斯可能出口220万到230万吨小麦,低于去年同期的440万吨,为2020年2月(当时出口量为190万吨)以来的最低水平。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截至1月29日,2024/25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达到98.7%,一周前为98.3%;葵花籽收获进度为7.2%,一周前4.7%。

来源:农业农村部

2月8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山东鲁花集团

鲁花践行“先爱他人”理念,筑牢“从种子到餐桌”的粮油安全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鲁花自创立之初,就面向全社会许下“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的郑重承诺。这句标语,在全国各地鲁花的办公区、种植基地、生产厂房随处可见。为了落实承诺,四十多年来,鲁花全方位践行“先爱他人”的品牌理念,筑牢了一条“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粮油安全防线。在此基础上,鲁花从一家乡镇物资站迅速蜕变为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成为中国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民族企业排头兵。

      基于“先爱他人”的科技攻坚

      上世纪80年代初,鲁花创始人孙孟全曾任山东莱阳姜疃镇物资站站长。有一年山东地瓜供大于求、价格走低,很多农户家里都积压着几千斤的地瓜干卖不出去。一心想为家乡父老乡亲做点实事的孙孟全带着情感和责任,四处奔走,多方联系,最终找到一家酒精厂达成协议,化解了乡亲们的燃眉之急。令孙孟全没想到的是,虽然当初仅仅是想帮大家把地瓜干卖掉,按照厂家的收购价格来收购地瓜干,中间并没有赚取差价,但因为降低了人力、仓储和运输等方面的成本,加上地瓜干在存放及运输过程中容易吸潮涨称等因素,最后物资站竟然赚了3万元。这件多赢的事让孙孟全意识到,企业只有真正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有成功的可能性。

      自那以后,“反者道之动”这一出自《道德经》的名句就常被孙孟全挂在嘴边。它可被理解为,道的运动规律是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孙孟全信奉为他人就是为自己,为自己必须利他人;有自己必须有别人,有别人才能有自己。他常说,一个企业有了爱心就不会弄虚作假,就会更加关心消费者的健康,自然就有了创新的动力。“先爱他人,以德取得”由此也作为鲁花的价值观和品牌理念被全体鲁花人长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标语被挂到厂房的最高处。

      “先爱”就是主动付出。正是在“先爱”观念的指引下,鲁花形成了“敢于与无人竞争”的企业精神,争当市场的引领者而非跟随者。

      当初,孙孟全意识到农产品靠天吃饭、淡旺季明显,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再次上演,产业链必须向下游延伸,于是决定依托山东花生的优良品质发展深加工,正式挺进花生食用油市场。

      由于当时技术有限、环境简陋,无论是传统的土法榨油还是现代机械压榨工艺,都难以在根除黄曲霉素、溶剂残留的同时保留花生的风味和营养。为了攻克这一世界难题,让中国人吃上又干净又浓香的油,鲁花决定自主研发全新的花生油加工技术,尽管这在当年看来仿佛是天方夜谭。说干就干,鲁花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几乎把此前所有卖花生的收入都投入到创新研发之中。一路埋头前行了6年,鲁花终于在1992年成功独创出5S物理压榨工艺。这一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引领了世界食用油的工艺标准,推动我国重新修订花生油国家标准,鲁花也因此荣获了“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荣誉,成功打造出“香飘万家”的核心优势,从山东莱阳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

      “先爱”就是更进一步。解决了食用油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鲁花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消费者在吃得好、吃得香的同时,更能吃得健康?破题的诀窍在原料。鲁花看到育种是健康的源头,就在2009年成立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与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经过数年攻坚,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特点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油酸含量大于75%)。花生中的油酸作为一种安全脂肪酸,被誉为“食用油中的软黄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哈佛大学等权威机构的研究均表明,油酸含量高的食用油,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高油酸花生油得天独厚的降三高(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控体重、抗氧化等功效,有助于优化消费者的膳食结构,让美味健康从一日三餐里“油”然而生。

      种子也是农业的芯片。彼时,我国以大豆、菜籽为代表的油料作物长期依赖进口,鲁花一手抓高油酸花生的良种培育,一手抓花生种植基地的科学管控,不仅从源头保证了花生油的安全和营养,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还推动了我国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使花生变为我国目前唯一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油料作物。鲁花在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多贡献的基础上,也牢牢捍卫了中国“油瓶子”的安全。

      贯彻“先爱他人”的质量标杆

      近年,面对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社会公众对粮油安全的高度关注,鲁花亦以先人一步的思想担当,积极增强自律意识与自我管理,带领行业走出信任阴影。秉承“先爱”理念,鲁花已成功实现种植、加工、存储、运输全产业链闭环的自主可控,最大限度地消除从育种到销售环节的安全隐患,筑牢了一条“从种子到餐桌”的粮油安全防线。

      “先爱”体现为把控食品安全的一丝不苟。在产品制造中,鲁花始终践行“五好”原则,只有坚持好原料、好工艺、好设备,才能带给消费者好产品和好味道。为保障花生油的质量坚如磐石,精挑细选出的高油酸花生经由复合式蒸炒锅的“生香、留香”、螺旋式榨油机的物理压榨、无水化低温脱磷以及去除黄曲霉素的层层关卡,就来到了5S工艺的最后一环——送入常年恒温在20°C左右的“空调房”里充氮保鲜。

      “空调房”是鲁花为保持油品质量稳定性,斥巨资研发的行业唯一10万吨级恒温自控充氮储油罐。目前,规模最大的恒温充氮储油罐可存储四千吨油品,接近四百万消费者一个月的食用量。为充分营造一个充氮保鲜、隔绝氧气、恒温控温的避光环境,鲁花还在每个罐区设9个巡检点,质检员需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全面巡检,通过多重保障让生产出的每一滴油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先爱”也是杜绝食品安全风险的未雨绸缪。只要涉及与油品接触的环节,无论是用于加工储存的设备,还是用于包装运输的容器,鲁花都制定了高于行业的标准将其严格纳入质量控制。在成品油包装方面,为防止塑化剂对油品的污染,鲁花在2003年就率先推行了“绿色包装”,投资近亿元成立国内首家食用油配套包装容器生产企业,实现瓶胚、手柄、瓶盖、纸箱等所有食用油包装物的自主生产,并采用油品管理方式严把质量安全关。

      在散装油运输方面,鲁花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投资2000余万购买了30台“食用油专用”油罐车,用于各工厂间油品的调拨运输。鲁花不仅做到了自有油罐车规模国内领先,还提出了高于行业运输标准的“三不”原则:装过转基因食用油不用,装过毛油或低质量等级食用油不用,装过其他油种食用油不用——由此树立了粮油行业散装运输的安全典范。

      “先爱”更是敢于开诚布公,“砍掉”一切有可能不诚信的环节和疑点。自2012年起,鲁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每年有上百家媒体及大量消费者走进鲁花工厂与生产车间,切身感受鲁花药残可控制、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产品可召回,“无死角”捍卫食品安全的产品工艺及管理制度。2015年,面对国内鱼龙混杂的调和油市场,鲁花承诺全面公开旗下所有调和油产品配方比,引领了粮油行业的开放透明之风。归根结底,“先爱”理念自始至终都在强调鲁花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关注的核心从来不是规模、利润,而是种植户和消费者,“产业报国、惠利民生”是鲁花始终不变的使命和情怀。

      事实证明,对“先爱”理念的全方位贯彻让鲁花经得起市场检验,成为粮油行业的质量标杆。在历次各级市场监督抽检中,鲁花产品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率100%,高出行业0.7%。鲁花推出的“全供应链控制、全生产流程覆盖、全方位监控、全过程追溯、全员参与的质量安全责任体系以及创新食品安全管理理念”的“五全一新”管控模式,获得2024年“山东省质量标杆典型经验”。未来,鲁花会持之以恒地坚定践行“先爱他人”的品牌理念,从源头到终端全方位守护食品安全,向“打造消费者最喜爱的品牌,成为大众最信赖的企业”的愿景不断迈进。

来源:山东鲁花集团

一图读懂|事关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企业请注意

图片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中国饭碗——生命的食物马铃薯
      7000多年前,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沿着亚马孙河逆流而上寻找食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泽国水乡,来到了安第斯山前一条小溪的尽头。湖畔四周雪山环绕,林木葱郁,高大的鸡纳树,香椿、龙凤檀、桃花溪木、棕榈,遍地的坎涂花。相比亚马逊原始森林区,没有了时常出没的眼镜熊、美洲狮、美洲虎、食人鱼、蟒蛇的侵害,但食物却难以找到,生活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家。
      有一天,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顿时山洪横流,冲刷着大地。洪水过后,人们发现在河谷、山间、平地上裸露出许多白嫩嫩的植物茎块。因为找不到吃的东西,他们忍不住捡起来试着吃了,味道居然不错—这就是马铃薯茎块了。之前,他们都是采摘地上的草木果实,从不知道地里埋的茎块也能吃。人们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从此,马铃薯成了印第安人新的食物,并被称作“巴巴斯”,即“生命的食物”的意思。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