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5-01-178

任智带队赴湖南调研

      1月13日至15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任智带队赴湖南进行调研。

      任智一行实地走访湖南角山米业有限公司、湖南省长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中粮米业(岳阳)有限公司、中粮贸易岳阳城陵矶港口有限公司,深入国家储备粮源基地、智能化车间、质量检测中心、港口物流码头,了解智慧粮食系统应用、粮食产后服务和长江中游粮食物流中转枢纽港建设相关情况,并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湖南省粮食行业协会原会长杨永圣、秘书长周媛及中粮协行业处、国际处相关同志参加调研。

来源: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秘书处

粮储局:1月16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召开部分涉粮大型企业玉米和大豆收购工作座谈会,深入分析研判玉米、大豆购销形势,充分听取意见建议,研究下步收购工作重点举措。

商务部:1月6日至12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0.1%,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2%。食用农产品市场:粮油批发价格略有波动,其中花生油、豆油、菜籽油分别下降0.2%、0.1%和0.1%,大米上涨0.2%,面粉基本持平。

财政部:决定开展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工作,确定浙江、山东、重庆、四川、陕西、宁夏作为试点省份。

工信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的通告》,确定了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商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委: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自1月16日24时开启,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40元和325元,折合升价,92号汽油每升上调0.27元,95号汽油、0号柴油每升上调0.28元。以油箱容量为50升的小型私家车计算,92号汽油将多花13.5元。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1月16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红枣、原木涨超1%,棉花、菜粕、豆一、玉米、玉米淀粉、豆粕小幅上涨;菜油跌超4%,棕榈油、豆油跌超2%,菜籽跌超1%,苹果、棉纱、花生、白糖、豆二、鸡蛋、生猪、粳米小幅下跌。

河南:截至1月10日,全省共收购秋粮779.2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秋粮629.2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中晚籼稻150万吨。

湖北:本周,全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12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062元/吨;早籼稻收购价2670元/吨;早籼米出厂价4067元/吨小麦市场收购价2420元/吨;油菜籽收购均价5900元/吨;菜籽油出厂均价11100元/吨。

贵州:1月15日,2025年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强调,要围绕2025年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确保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品种多元、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轮换及时、市场平稳、保障有力。

青海:近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指出,由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藜麦种子于2024年12月31日成功取得农业农村部植物苗种进(出)口审批,将出口至丹麦、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这是国内首批获得出口资质的藜麦种子,标志着海西藜麦产业在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俄罗斯谷物联盟:1月1日至10日,俄罗斯谷物出口量为48万吨,比上年同期的147.6万吨减少67%。

法国农业局:2024/25年度法国小麦出口量总量估计为973.5万吨,较上月预测的976万吨调低了0.3%,较上年的1663.3万吨低了41.5%。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1月份,巴西小麦出口量将达到662,090吨,高于之前预估的519,290吨;玉米出口量估计为298万吨,高于一周前预测的290万吨;巴西将出口豆粕180万吨,高于一周前预估的143万吨;大豆出口量估计为219万吨,高于之前预测的171万吨,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1月15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2361.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2056.3万吨增长305万吨或14.8%。

船运调查机构ITS:1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567,703吨,比12月同期的671,454吨减少15.45%。

国家、地方政策粮食交易公告早知道(2025年1月17日-1月24日)

来源:中粮协信息处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编

来源:农业农村部

1月16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品酒师、营养师、评茶师……可你听说过米饭师吗?

       在北京的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一场安静的考核正在进行:十名资深米饭评价师正在盲测几种大米样本。他们借助味觉、嗅觉,从香气、口感到黏度,为大米打分。

       这些“米饭师”是有着“超级”味蕾和嗅觉的人。他们能尝出米粒的“秘密”:哪种稻种更适合蒸煮,哪种米饭更能俘获中国人的味蕾。

       这是近期在央视热播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第二季)》《粮安天下》中的画面。米饭,作为中国人餐桌的核心食物,承载着数千年的味蕾记忆。而米饭师这一职业的诞生,则将这熟悉的主食带入了新的视野。

       从无到有:中粮“米饭师”体系的构建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米饭的香甜滋味情有独钟,但对米饭的评价更多停留在主观层面。既没有完整、体系化的评价标准,也没有像品酒师一样的职业化工种。“米饭师”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这个听上去既新鲜又陌生的职业,2022年由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粮谷提出,并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谷物研发中心团队合作,搭建起“米饭师”科学评价体系。体系搭建参考了品酒师、营养师、评茶师的职业标准,将感官评价学与米饭品质研究相结合,优化了米饭香气、口感、黏度等8项评价指标,创建了一套覆盖评价指标、培训课程及考评机制的综合体系。

       与此同时,团队通过研发香气和色泽标样,帮助学员统一感官认知,让米饭的美味能够通过科学方式量化呈现。这一体系不仅解决了米饭评价标准缺失的问题,还推动了行业对米饭品质的重新认知。

       科学与热爱的结合:米饭师带来的产业新风向

       在构建了科学评价体系后,中粮集团开始培养第一批专业的米饭评价师。354名来自不同岗位的员工被选拔参与培训,在专业指导下,通过感官敏感度测试、差别检验和香气辨识等方式迅速提升技能。

       为加速培养米饭师,培训团队奔赴全国各地,从东莞到宁夏,为中粮粮谷不同地区的大米工厂量身定制“米饭师”应用训练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中粮粮谷旗下工厂共走出了202名米饭评价师,其中49人荣获最高的三星评价师称号。这些米饭评价师为整个大米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革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凭借专业的评测能力,为大米品质设定了更为精细的标准,实现了对大米新品研发、质量控制、客户技术服务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关键领域的精细化赋能。

       未来,中粮集团希望将米饭评价师推广至整个行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同时以人才反哺行业发展,在优化供应链、提升大米产品品质以及市场竞争力方面赋能。

       一粒米的价值,远超它本身。中粮集团用科学、匠心与热爱,守护着国人最熟悉的那碗米饭。每一粒米,都值得被珍惜;每一口饭,都承载着关于健康、美味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一图读懂 | 数说2024认证认可检验检测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中国饭碗——马铃薯的广泛传播
      马铃薯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马铃薯王国里,已有160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马铃薯,覆盖赤道南北纬40°的几乎所有地区,约2000万公顷农田上,有5000多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生长着,年总产量近4亿吨。联合国粮农组织对2017年世界马铃薯“英雄排座位”,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列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收获面积分别达到576万公顷、218万公顷、188万公顷,总产量分别为9920万吨、4860万吨、2959万吨。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