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新华社:1月16日出版的第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几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明确到2027年底,规则明晰、产业繁荣、多方协同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基本构建,数据合规高效流通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繁荣数据市场、释放数据价值提供坚强保障。
粮储局:近日,发布《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评估结果的通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等63家国家级粮食应急保障企业通过评估,现予以公布。
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标准化建设推进制度型开放若干措施的意见》及《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标准制修订及相关工作任务清单(首批)》,推动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先行先试。《意见》明确4方面17项重点工作。
农业农村部:化肥利用率是评价科学施肥效果的重要指标。“十四五”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化行动,促进科学施肥增效,化肥利用率稳步提升。经科学测算,2024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2.6%,比2022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1月15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菜粕涨超2%,花生涨超1%,苹果、棉花、棉纱、菜籽、豆一、豆二、玉米、玉米淀粉、鸡蛋、豆粕小幅上涨;白糖、棕榈油跌超2%,红枣、菜油、原木、生猪、粳米、豆油小幅下跌。
山东:截至1月10日,全省累计收购省内玉米569.3万吨,同比增加47.6万吨,收购均价1.03元/斤左右。
四川:去年,全省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25万亩,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00多万亩,耕地产出能力大为改善。而借助“天府良机”行动,去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
甘肃:1月8日-14日,全省小麦收购均价为115.91(元/百市斤,下同),出库均价为120.02;玉米收购均价为99.89,出库均价为103.88;面粉批发均价为192.08,零售均价为205.03;粳米批发均价为301.36,零售均价为329.56;菜籽油批发均价为679.19,零售均价为730.32。
美国农业部:截至2025年1月9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441,006吨,上周为修正后的877,214吨,去年同期为956,396吨。
巴西外贸秘书处:1月1-10日,巴西玉米出口量为132.2万吨,而去年1月全月出口量为487.6万吨;大豆出口量为226,539吨,而2024年1月份出口量为285.5万吨。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截至1月12日,2024/25年度首季玉米播种完成87.1%,一周前83.7%,去年同期87.7%。
印度食品公司(FCI):截至2025年1月1日,印度联邦政府持有的小麦库存为1840万吨,低于一个月前的2060万吨,也远低于五年平均库存2670万吨。
来源:农业农村部
1月15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国际范儿!臊子面用上中欧班列拉回的面
进入腊月,陕西西安大街小巷年味渐浓,市民纷纷开始置办年货。在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健康生活体验馆,“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年货节红火热闹,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
“大家都来尝一尝新鲜的臊子面!”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联合50多家企业设置了3000多平方米的室外展位,摆满各色年货和小吃。一家展位前支起一口大锅,工作人员现场制作岐山臊子面,吸引了众多顾客排队。先吃面再买面,热闹的氛围让顾客们提前感受到了“年味”。
制作臊子面的面粉正是由中欧班列(西安)全国首趟“门到门”年货专列从国外运回来的。1月10日,1300吨哈萨克斯坦面粉搭乘中欧班列,通过西安国际港站专用线运入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园区。
爱菊集团是最早一批享受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红利的企业。中欧班列开通之初,企业就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建立了粮油加工基地,将当地优质的小麦、油脂等通过中欧班列发回国内,并进行加工销售。2024年,爱菊集团在北哈州的面粉成品加工厂建成投产,将当地的原材料制做成面粉、面条等商品,在国内很受欢迎。
“今年的中欧班列年货专列与往年有所不同,我们通过铁路专用线从北哈州厂区直接运送到西安厂区,实现了国外仓库发运到国内仓库收货的‘门到门’运输,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书记刘东萌说。
来源: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一图读懂|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给马铃薯编修家谱。科学家亲自到南美洲去寻找它们的族亲,找到巴巴斯150多个兄弟姐妹,其中20多个与人类关系亲密,可供人类食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给马铃薯建立了名为“种质资源库”的荣誉院,邀请“德高望重者”来此休养生息。1972年,在马铃薯的故乡秘鲁利马市建立了名为“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的沙龙,搜集了世界上1.2万份马铃薯原始材料,保存了200多个野生种;建立了马铃薯基因银行,记录着逾5000种野生与人工培育的马铃薯,当代马铃薯家族成员得以在此聚会。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