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5-01-068

国务院: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涉企行政检查以属地管辖为原则,严禁违规实施异地检查。坚决遏制乱检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发改委:展望2025年,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优势没有改变,消费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拓展“两重”建设支持范围。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发改委:进一步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尽快向社会公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今年将安排100亿元支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预计2024年全年能耗强度下降3%以上。

央行: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新设立工具。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意见》明确提效节粮、开源节粮、优化结构节粮三方面的工作举措。提出到2030年,在确保畜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量明显增加,种养匹配度明显提高,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
商务部:2024年12月23日至29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0.4%,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2%。食用农产品市场:粮油批发价格略有波动,其中豆油上涨0.1%,菜籽油下降0.7%,大米、面粉、花生油均与前一周持平。
统计局: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4年12月下旬与12月中旬相比,14种产品价格上涨,33种下降,3种持平。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数据局:组织召开促进平台经济创新发展工作研讨会。会议围绕营造消费品分级市场、防范化解“内卷式”竞争、强化新业态行业自律、推动技术生态和商业生态协同创新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听取平台企业意见建议。

税务总局:就《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总体延续了历年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公告的主要内容,对汇算的内容、适用情形、办理时间等进行明确。

人社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春暖农民工” 服务行动的通知》,对春节期间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海关总署:公布出台15项措施,支持新时代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新举措聚焦:西部地区开放口岸建设,支持确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地区口岸开放或扩大开放,支持智慧口岸建设;探索创新江海联运、铁海联运等便利化措施,支持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知识产权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商标行政执法证据规定>的通知》。
中物联:2024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50.6%,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1月3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白糖、玉米淀粉、棕榈油、粳米小幅上涨;苹果、鸡蛋跌超2%,红枣、花生、豆一、豆二、豆粕、豆油跌超1%,棉花、棉纱、菜油、菜粕、菜籽、玉米、原木、生猪小幅下跌。
辽宁:2024年,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发放各类补贴资金84.1亿元,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达5366.25万亩,超过国家下达指标63.25万亩,连续4年稳定在5300万亩以上,为夺取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拟对175个品种撤销审定及引种备案的公示》。撤销审定品种120个(80个玉米品种、35个水稻品种、4个大豆品种、1个小麦品种)撤销引种备案品种55个(42个玉米品种、10个水稻品种、3个大豆品种)。
湖南:通过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幅改善,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397万亩,粮食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粮食产量稳定在610亿斤以上提供了坚强支撑。
广西:近日,自治区财政厅统筹中央和自治区资金,已提前下达2025年稻谷补贴和相关奖励资金等共13.78亿元,支持落实中央粮食补贴和奖励相关政策。
粮农组织: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22.0,同比下降2.1%。
咨询公司StoneX:将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估值调高到创纪录的1.714亿吨,较12月份预测值1.662亿吨高出3.1%。
美国农业部:截至2024年12月26日的一周,美国小麦出口净销售量位于25万到55万吨之间。

来源:农业农村部

1月3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中 储 粮 集 团

全国秋粮收购进入旺季 运输存放向“智”而行 助力端稳“中国饭碗”

当前,全国秋粮收购进入旺季。中储粮集团公司多措并举、优化服务,全力做好秋粮收购工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一起来看央视新闻关注报道↓↓↓


当前,全国秋粮收购进入旺季。在甘肃兰州,中央储备粮兰州直属库正在收储国产玉米。

早上八点多,中储粮兰州直属库的大门前,送玉米的卡车正在有序排队售粮,来自甘肃、内蒙、宁夏等地的玉米被源源不断地运到这里。

这么多的粮食收进来,怎么运输和存放?又怎么保证储存品质?

记者在现场看到,从卸粮口开始,粮食就会进入一种200多米长的运输通道,一直通到仓库的顶端。这当中粮食还会经历一个清理的过程,由清理筛对粮食进行清洁,减少当中的灰尘和杂质。

通过全程密闭的运输,粮食既不会散发灰尘污染环境,也不会被浪费。几分钟的时间,它们就到了新“家”。在中储粮兰州直属库的粮食储存监管“技防技控”系统上,电脑大屏可以实时调取所有仓房的画面,收储现场、粮温等信息可以实时在屏幕上一一显示。

中储粮兰州直属库副总经理陈显荣介绍称:“这是我们新建成的浅圆仓,目前还没有储粮。这里有27根测温线,通过测温线我们就能够掌握粮堆内部的温度变化。如果说发生生霉、水分聚集或者杂质聚集以及虫害等情况,它的温度会随之产生变化。测温线高度超过了22米,每隔1米都有一个测温点。”



来源:中储粮集团

国务院多个部门发声!2025年要做这些事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中国饭碗——马铃薯的民马铃薯病了

       马铃薯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艰难地生长,由于水土不服,患上了各种疾病。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下半叶,马铃薯块茎屡遭病毒感染,多种病毒长年复合侵染,马铃薯出现了严重的病毒性退化。

       在欧洲,马铃薯卷叶病、晚疫病、癌肿病不断袭来,病原菌侵染马铃薯,使之植株枯死,块茎腐烂,茎秆细弱、叶片卷曲,在很短的时间内,马铃薯植株大面积死亡。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晚疫病,造成严重的减产甚至绝产。仅仅两年,爱尔兰的马铃薯就减产了90%,饥饿致使大量的人口死亡。爱尔兰人唱着“马铃薯,都是黑色的”这样悲凉的歌曲远渡重洋,逃难到北美洲去。

       人们认识到,要想获得丰收,必须帮助马铃薯治病。于是,选育优良马铃薯薯种成为各国科学家共同的课题。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