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4-12-249

国务院总理李强:明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要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要与各种不确定因素抢时间,对已经确定的工作能早则早、宁早勿晚、加快推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稳步推进交通运输领域自然垄断环节改革,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参与铁路建设运营。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适度超前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第857号公告,决定对晋同薯7号等马铃薯、甘薯、谷子、高粱、大麦(青稞)等28种农作物1109个品种予以登记,对希森77号等马铃薯、甘薯、高粱等14种农作物119个品种予以变更登记。

自然资源部:根据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地面积19.29亿亩,增加1120.4万亩,耕地布局进一步优化,从“南减北增”转为“南北双增”。

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2024年本)〉的通知》,旨在通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商所:12月20日发布公告,对期权交易管理办法以及豆粕期权合约、玉米期权合约进行修改,以豆粕和玉米这两个期权品种为试点,适时推出系列期权合约。

国内期货:截至2024年12月23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红枣涨超2%,白糖、豆一、豆二、豆油涨超1%,棉花、棉纱、菜油、花生、菜粕、玉米、玉米淀粉、原木、生猪、豆粕、棕榈油小幅上涨;苹果、菜籽跌超1%,鸡蛋、粳米小幅下跌。

吉林:202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通过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推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加强损失浪费统计调查及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等多方面措施,推动全省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四川:2025年,四川将继续深入实施“天府菜油”双千提质工程,打造绿色原料基地1000万亩,力争“天府菜油”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四川:12月16日-20日,川内菜油成交量较上周减少0.08万吨,成交率100%。销售菜油(小包装)成交均价8486元/吨,较上周上涨286元/吨。采购菜油(散装)成交均价9497元,较上周上涨97元/吨,菜油(小包装)成交均价10130元/吨,较上周上涨90元/吨。菜油(散装)轮换价差592元/吨,菜油(小包装)轮换价差1103元/吨。

欧盟委员会:截至12月15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1日)欧盟27国谷物进口量为14,901,82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上周同比减少5%;谷物出口量为15,482,143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0%,上周同比降低29%。

加拿大统计局:截至12月15日当周,加拿大小麦出口量为36.0万吨,上周36.0万吨;杜伦麦出口量为9.1万吨,上周9.1万吨;大麦出口量为1.1万吨,上周1.1万吨;油菜籽出口量为14.0万吨,上周14.0万吨。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12月20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1936万吨,高于一周前的1936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66万吨或31.7%,一周前是同比提高31.7%。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截至12月18日,阿根廷2024/25年大豆播种进度为76.6%,比一周前的64.7%高出11.9%,比去年同期提高7%。

来源:农业农村部

12月23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国际与华侨银行达成“碳减排挂钩”可持续发展贷款协议

      12月20日,中粮国际在总部日内瓦与新加坡华侨银行达成一项金额为6亿美元的可持续贷款协议。该贷款的利息优惠与中粮国际的碳减排目标挂钩,该笔贷款成为有史以来首个与《森林、土地和农业科学碳目标设定指南》(FLAG指南)减排指标挂钩的可持续发展贷款。

      中粮国际的减排目标于2024年6月获国际权威组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 审核认证,确认符合《巴黎协定》全球1.5℃温控目标。同时,按照该组织制定的FLAG指南,中粮国际也设定与所采购农产品相关的减排指标。

      根据贷款协议,该笔循环贷款纳入了与大豆和玉米供应链相关的两个减排指标。当中粮国际达成年度指标,并经过外部第三方认证,每年即可获得贷款利率优惠。

      中粮国际首席财务官宋宣仪表示, 中粮国际致力于在全球打造绿色、安全、有韧性的粮食供应链,重点之一是减少供应链和运营中的碳排放。

      此前,中粮国际已获得三笔可持续发展贷款,合计金额约46亿美元,利息优惠主要与ESG风险管理等指标挂钩。

      中粮国际是中粮集团经营海外大宗农产品的专业化公司,在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业务范围覆盖100多个国家,主要经营谷物、油籽、糖、咖啡、棉花和海运业务。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1.3万亿→1.4万亿 1000亿斤粮食从哪来?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饭碗——马铃薯传奇的中国之行(一)

      马铃薯在欧洲掠地扎寨的同时,又辗转来到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开疆拓土。

      中国土地宽广、气候宜人。黄河、长江浩浩荡荡,高原平川,沃野千里,是马铃薯理想的田园。16世纪末17世纪初,即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马铃薯来到了中国,一下子成为珍奇食材,被端上了达官显贵的餐桌。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