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明确全面强化制度执行,提出了落实资产管理职责、夯实基础管理工作、规范资产管理行为、推动资产盘活利用、用好一体化系统等举措,进一步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提质增效。
商务部:发布《关于下达2025年农产品出口配额第一次分配数量的通知》。《通知》明确供港澳小麦粉配额数量。
商务部:12月9日至15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2%,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食用农产品市场:油批发价格略有下降,其中面粉、豆油、菜籽油分别下降0.2%、0.1%和0.1%,大米、花生油均与前一周持平。
全国农技中心:近日,发布2024年大豆油菜大面积高产典型案例。本次共发布了83个大豆、37个油菜面积不小于100亩的高产典型案例,其中涵盖大豆清种春播、大豆清种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间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套作、冬油菜稻油轮作、冬油菜稻稻油轮作、冬油菜旱地轮作等多种技术模式。
国内期货:截至2024年12月19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花生、菜粕、玉米、原木小幅上涨;菜籽、棕榈油、豆油跌超3%,豆二跌超2%,苹果、红枣、菜油、生猪跌超1%,棉花、棉纱、白糖、豆一、玉米淀粉、鸡蛋、豆粕、粳米小幅下跌。
黑龙江:黑龙江省制定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条例。
江西:截至12月15日,全省各类企业累计收购中晚稻79.4亿斤。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7.3亿斤,其他企业收购62.1亿斤。
山东:截至12月15日,全省累计收购省内玉米430.7万吨,同比增加18.9万吨,收购均价1.05元/斤左右。
湖北:近日,农发行湖北洪湖市支行投放1000万元收购贷款用于支持当地龙头加工企业3700吨粮食收购工作,该笔贷款为今年洪湖市首笔粮食信用保证基金贷款。
云南:上周,全省监测点收购小麦均价为2.94元/公斤,中晚籼稻均价为2.90元/公斤,粳稻均价为3.00元/公斤,玉米均价为2.48元/公斤,国产油菜籽均价为6.63元/公斤。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12月18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1985.2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601.3万吨增长384万吨或24.0%。
法国农业局:2024/25年度法国小麦出口量总量预计为976万吨,较上月预测的989.5万吨调低了1.4%。
国家、地方政策粮食交易公告早知道(12月20日-12月27日)
来源:中粮协信息处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编辑
12月19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老陕餐桌”变身“洋货码头”
??西安人对过去的群众面粉厂爱菊便民大厨房或许还有印象,一家家粮油食品门店,提供了“老陕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吃食。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爱菊从原来单一的面粉加工到现在的多元化发展,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天气渐冷,位于浐灞国际港的爱菊健康生活体验馆里年味渐浓。
??12月16日,记者在这里走访时看到,哈萨克斯坦的面粉、俄罗斯的饼干、越南的咖啡……来自国外的商品琳琅满目;陕西非遗花馍、面臊子、唐酥甑糕……陕味美食种类繁多。
??从“老陕餐桌”到“洋货码头”,西安爱菊集团这些年的变化可真不小。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东萌看来,爱菊是乘上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坐上了中欧班列(西安)的发展快车。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当年年底,首趟中欧班列(西安)搭载着机械配件、重晶石粉等货物从西安港缓缓开出。从此,西安与中亚联系越来越紧密。
??作为西安本土企业,2015年,爱菊也走出国门,踏上了“出海”寻找优质粮油之路。
??跨越数千公里,爱菊从西安出发,一路向西至哈萨克斯坦北哈州爱菊农业产业园区,中欧班列(西安)犹如一条金丝带,串联起中哈农业合作。
??“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小麦种植面积非常广,原粮产量大,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小麦蛋白质含量高,这种高精度面粉适合西安人的饮食习惯,做出来的面食筋道有嚼劲。”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李月波告诉记者,多年来,爱菊深耕哈萨克斯坦,逐步理顺了自哈萨克斯坦粮食产区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跨国粮食供应链,计划未来90%的原粮都将通过中欧班列运送到西安市民的餐桌上。
来源: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
可视化丨摸清家底!我们到底有多少“好种”?一图读懂
来源:光明网
7000多年前,一个印第安人部落,沿着亚马孙河逆流而上寻找食物,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泽国水乡,来到了安第斯山前一条小溪的尽头。
湖畔四周雪山环绕,林木葱郁,高大的鸡纳树,
香椿、龙凤檀、桃花溪木、棕榈,遍地的坎涂花。相比亚马逊原始森林区,没有了时常出没的眼镜熊、美洲狮、美洲虎、食人鱼、蟒蛇的侵害,但食物却难以找到,生活问题仍然困扰着大家。
有一天,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顿时山洪横流,冲刷着大地。洪水过后,人们发现在河谷、山间、平地上裸露出许多白嫩嫩的植物茎块。因为找不到吃的东西,他们忍不住捡起来试着吃了,味道居然不错—这就是马铃薯茎块了。之前,他们都是采摘地上的草木果实,从不知道地里埋的茎块也能吃。人们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从此,马铃薯成了印第安人新的食物,并被称作“巴巴斯”,即“生命的食物”的意思。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