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4-12-1111


国家主席习近平:各国经济各有各的难处,应该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把握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碳技术等重要机遇,创造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支持知识、技术、人才跨国流动。各国应该把经济上的相互依存视为取长补短、互利共赢的好事,而不应该视为风险。

农业农村部:历时三年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普查新收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6.3万余份。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占比超过三成,大豆资源最多,有近1万份。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我国粮食、食用植物油、大豆累计进口量分别为14730.5万吨、646.1万吨和9709万吨,进口粮食、大豆同比增长 3.1%和9.4%,食用植物油同比减少28.0%。

商务部:11月25日至12月1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0.1%,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食用农产品市场:粮油批发价格小幅波动,其中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分别上涨0.3%、0.1%和0.1%,大米、面粉均下降0.2%。

商务部: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落细,让更多消费者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举办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各类活动;积极推动首发经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

市场监管总局:10月份,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58.83点,企业信用水平平稳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国标委:经研究,决定下达2024年第九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和相关推荐性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本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共计186项,其中制定134项、修订5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180项、指导性技术文件6项。

国内期货:截至2024年12月10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菜粕、玉米涨超1%,苹果、红枣、棉纱、菜油、花生、白糖、豆二、玉米淀粉、鸡蛋、原木、生猪、豆粕、粳米、豆油小幅上涨;棕榈油跌超2%,豆一小幅下跌。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黑龙江省14个基地被纳入“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名录”,至此,黑龙江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7581万亩,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将突破1亿亩,稳居全国首位。

河南:省粮储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2024年河南省收购小麦质量品质报告》。经检验,今年全省小麦容重均值795g/L,较去年增加40g/L。

新疆:眼下,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阿瓦提县33万余亩冬小麦已经进入到越冬管护关键期。连日来,阿瓦提县精准施策、多措并举,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为来年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世贸组织: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2.7,高于基准点100。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继续温和增长,但2025年的贸易前景尚不确定,可能会受到潜在贸易政策转变的影响。

俄罗斯农业部:12月11日到12月17日期间,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玉米、大麦的基准价格分别为每吨233.8美元、218.0美元、187.5美元;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口、玉米、大麦出口关税为每吨4871.5卢布、4513.2卢布、2229.1卢布。

美国农业部:截至12月5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大豆847,025吨,前一周为952,095吨,去年同期为503,684吨;小麦出口检验量为226,513吨,上周为修正后的298,550吨,去年同期为293,756吨。

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巴西12月第一周出口大豆665,672.68吨,日均出口量为133,134.54吨,较上年12月全月的日均出口量191,436.11吨减少30%。

咨询机构AgRural:截至上周四,巴西2024/25年度大豆种植完成95%。

法国农业局:截至12月2日,磨粉小麦播种进度为96%,一周前93%,高于五年均值。

来源:农业农村部
12月10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北 大 荒 集 团

北大荒“小土豆”顺利完成“太空之旅”

??历时11天,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遨游太空的北大荒马铃薯种子顺利“回家”!

??12月10日上午9时,随着航天生物集团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把“太空种薯”和搭载公证书移交给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微型薯和高世代品系实生种籽顺利完成首次“太空之旅”,即将开启下一步试验种植和后续的评价鉴定。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会长、农业农村部薯类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金黎平表示,航天育种具有有益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等优势,已成为种业源头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培育高产、质优、抗病的马铃薯新种质资源、新品种,推动马铃薯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航天育种是马铃薯将种子置于太空特殊环境中,在微重力、弱地磁、强辐射、高真空、超低温、极洁净等极端条件作用下,促使种子内在基因变异。与传统育种相比,航天育种可大大缩短育种进程,加快新品种的选育步伐。

??种子是农业“芯片”,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关乎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关涉农产品全球竞争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马铃薯种子进入航天育种领域,标志着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开启利用航天技术进行育种的新篇章,并借助这种独特的环境条件,培育出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为今后育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已筛选出适合淀粉、全粉、薯条、薯片加工的高产、高含量、高抗病品种20余个。其自主研发的“东垦1号”和“北薯”系列高淀粉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种薯,实现了种源自给自足,自主可控;与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团队合作研发的“中薯早39号”早熟高淀粉马铃薯种薯填补了国内早熟马铃薯种薯兼容高淀粉的历史空白。

来源:北大荒集团

因地制宜做好农田冬管 夯实丰收基础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饭碗——马铃薯传奇的中国之行(二)

      明代宦官史家刘若愚所撰《酌中志》记载,一般在正月十六之后,宫中灯市最为繁盛热闹,天下珍馐百味云集于此,有“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不可胜数也。”与在欧洲遭受冷遇、歧视不同,马铃薯来到中国就被当作珍贵食材,列为京都的特产,受到上至皇室贵族,下到平民百姓的喜爱,成了大家求之不得的美食。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