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4-12-1010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

农业农村部: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组织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编写的《全国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指南》正式出版发行。

统计局: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1%,农村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1%。

农发行:从10月1日秋粮收购开始至11月30日,已累计投放秋粮收购贷款739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秋粮1408亿斤。

国内期货:截至2024年12月9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鸡蛋涨超3%,菜粕、白糖涨超1%,红枣、菜油、豆二、原木、豆粕小幅上涨;苹果、棉花、棉纱跌超1%,花生、菜籽、玉米、玉米淀粉、生猪、棕榈油、粳米、豆油小幅下跌。

云南:目前,全省已建成粮食购销监管信息化系统,达到了粮食购销和储备全过程实时动态监管的预期目标。

四川:12月2日-6日。川内菜油成交量较上周减少0.23万吨,成交率100%。采购菜油(散装)成交均价920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菜油(小包装)轮换价差1200元/吨,较上周下跌100元/吨。

欧盟委员会:截至12月1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1日)欧盟27国谷物进口量为13,683,872吨,比去年同期减少5%,上周同比减少5%;谷物出口量为13,912,499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1%,上周同比降低30%。

巴西外贸秘书处:11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为255.3万吨,去年为519.6万吨;豆粕出口量为175.0万吨,去年为187.1万吨。

加拿大统计局:截至12月1日当周,油菜籽出口量为19.3万吨,上周13.1万吨。2024/25年度迄今的出口总量为388.8万吨,同比提高91.9%,上周是同比提高90.5%。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12月6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1885.5万吨,高于一周前的1798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372.3万吨增长513万吨。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截至12月4日,2024/25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达到47.8%,高于一周前的41.3%,比去年同期高出7.5%。

来源:农业农村部
12月9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数说中粮节粮策,共绘“食”光新画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的总体目标是


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作为立足中国的国际农粮食品企业

中粮集团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增产与减损并行

从“田间”到“餐桌”

各环节都精准管控

系统推进粮食产业全链条节粮减损



9%、0.1%、1g……

这些数字背后藏着

中粮节粮减损的秘诀

快来一一解锁吧




01

在运输环节

传统包粮运输会产生

高达5%以上的粮食损失

而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粮谷

创新推行的“四散化”运输模式

通过散装、散卸、散储、散运

有效降低粮食流通损耗

提高机械化程度

省时省力又省料

与此同时

中粮粮谷在运输过程中

严格做好封车

成功将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耗

控制到0.1%以下


02

国家粮食专项调查报告显示

稻米每减少1道抛光

可提升稻米加工出米率1%

同时减少电耗约10度/吨

折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kg

中粮粮谷联合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

以科技成就美味

开创性采用9%黄金碾磨技术

打造“中粮福临门自然香

系列产品

降低加工耗损

同时保留了大米原生美味层

兼顾美味与健康


03

从百姓“吃得健康、吃得美味”

以及节粮减损的角度出发

中粮粮谷不断优化改造

全麦粉生产线

通过强化小麦表皮清洁、

膨化粉碎等措施

有效解决全麦面粉口感

和保质期的问题

出粉率高达98%

比普通小麦粉高 30% 左右

与此同时

深入探索小麦副产品研发

推出食用麸皮类产品

让每一粒粮食都能价值最大化


04

为减少小麦表皮破损

中粮集团大力推广

动态润麦和温水润麦技术

此技术能让小麦湿度

稳定在15.6-16%之间

提高润麦效果

通过精细化操作

不仅能降低小麦破损率

还显著提高了

优质粉的出粉率

同时有效保留了

小麦天然营养成分

实现节粮与品质提升的

双赢目标


05

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经济作物

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为打破国外技术与设备垄断、

提高制造效率

中粮集团深耕玉米精深加工领域

历经十几年攻关

开发出了

玉米淀粉高效制备技术、

淀粉糖高效生产技术、

高效发酵关键技术

玉米到淀粉的转化率

提高至95.7%

率先在中粮标准化

60万吨生产线应用

并在行业推广

有效提升了转化效率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06

甜菜是食糖加工的主要原料之一

具有快速收获、集中收储、

逐日加工的特点

传统甜菜保藏过程中

受天气影响较大

极易造成甜菜发芽或

霉变导致糖分损失

为了控制甜菜保藏过程中的

糖分损失率

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糖业立项

《甜菜原料种植与

保藏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经过系统研究建立了

国内领先的甜菜综合保藏技术

该技术可降低甜菜保藏

期间堆内2-3℃的温度

有效降低甜菜呼吸作用

控制相关微生物的繁殖

从而减少甜菜糖分损失

相比传统保藏方式

可减少约0.1%的糖分损失


07

对于养殖行业而言

饲料资源稳定性

对产业链至关重要

为此

中粮集团采用低蛋白日粮技术

和氨基酸平衡技术

每吨饲料可以少用近70公斤豆粕

推动养殖企业降本增效

提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我国养殖行业

提供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08

作为中国乳业的重要力量

中粮集团旗下蒙牛乳业

同样肩负着

推动全产业链厉行节约的重任

蒙牛乳业通过

工艺生产流程梳理奶损点

建立奶损地图

同时搭建了奶损预防性管理体系

以减少食物浪费

2021年起

蒙牛乳业深耕奶损地图

并推出“预防性奶损地图·

节约每一克奶”行动

以防代减,降低奶损率

一年下来

该行动实现节约牛奶1561吨

为乳业节粮减损作出了积极贡献

奶损名片



“仓廪实,天下安”

节约粮食事关国计民生

也是中粮集团的使命

中粮集团将始终

不弃微末、久久为功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节粮爱粮理念

为全方位、多环节

节粮减损贡献中粮力量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资金充足到位 支持秋粮收购进展顺利

来源:中国三农发布


中国饭碗——马铃薯传奇的中国之行(一)

      马铃薯在欧洲掠地扎寨的同时,又辗转来到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开疆拓土。

      中国土地宽广、气候宜人。黄河、长江浩浩荡荡,高原平川,沃野千里,是马铃薯理想的田园。16世纪末17世纪初,即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马铃薯来到了中国,一下子成为珍奇食材,被端上了达官显贵的餐桌。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