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柴油等绿色燃料。
知识产权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商标侵权案件违法经营额计算办法》,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加强商标行政保护专业指导。《办法》共十九条,自10月14日起施行。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引导网络交易平台发挥流量积极作用扶持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帮助解决网络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进一步激发广大中小微经营主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58.2万亿元,同比增长5.6%。从各季度看,增速均在5%以上。
国内期货:截至2024年10月30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苹果涨超9%,红枣涨超4%,菜籽、豆一、豆二、玉米淀粉、豆粕、棕榈油涨超1%,棉花、花生、玉米、鸡蛋、生猪、粳米、豆油小幅上涨;棉纱、菜油、菜粕、白糖小幅下跌。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获悉,全省耕地总量连续3年净增约96万亩,达到6223.29万亩。
安徽:截至10月29日17时,全省已收获秋粮面积5622.4万亩,进度87.1%,其中,一季稻2645.8万亩,进度82.1%,玉米、大豆收割结束。
河南: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行动计划》提出,以重大应用需求为牵引,组织实施医疗、教育、科研、工业、农业等9个重点行业应用。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0月25日,陕西秋播小麦1323.98万亩,占预播面积93.57%。
新疆:截至10月23日,按种植面积计算,兵团秋粮已收获89.1%,其中,玉米收获94.4%,大豆收获95.6%,水稻收获26.3%。
俄罗斯谷物联盟:2024/25年度俄罗斯谷物产量估计为1.25亿吨,比上年减少13.7%。小麦产量为8300万吨,同比减少10.7%;大麦产量预计为1750万吨,同比减少17.1%;玉米产量预计为1300万吨,同比减少21.7%。
哈萨克斯坦政府:2023/24年度,哈萨克斯坦的葵花籽油出口增至44.37万吨,较上年的31.02万吨增长了43%。其中,中国占到哈萨克斯坦葵花籽油出口量的37%,进口量约为16.4万吨,也高于上年的11.7万吨。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截至10月23日,2024/25年度阿根廷玉米播种进度达到28.9%,高于一周前的24.3%。
南马来西亚棕榈油公会:2024年10月1-25日,南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环比减少7.40%。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截至10月27日,2024/25年度首季玉米播种完成36.8%,一周前32.3%,去年同期37.2%。
来源:农业农村部
10月30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牵手”全球伙伴,建设“绿色金砖”
在近日举办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要建设“绿色金砖”,做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中方愿同金砖国家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以及绿色矿产合作,推动全产业链“绿色化”发展,充实合作“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作为立足中国的国际农粮食品企业,中粮集团长期与金砖国家携手合作、互惠共赢,并持续为深化金砖国家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探索新路,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锚定绿色风向
由“标”及里
“无规矩不成方圆”。建设“绿色金砖”,必须对标世界标准。《巴黎协定》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也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明确了全球共同追求的“气温KPI”——到本世纪末,应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内而努力。
中粮集团旗下中粮国际不断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在价值链上下游加速实施气候战略。2023年,中粮国际向国际权威组织“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提交了碳减排目标。2024年6月,经过该组织审核,确认中粮国际设定的碳减排目标符合《巴黎协定》规定的全球1.5℃温控目标。
保障绿色源头
“查”险观色
塞拉多草原位于巴西中部高原,比邻亚马孙雨林,是巴西除亚马孙雨林之外的第二大生态区,也是全球最知名的热带草原之一。为保护巴西热带雨林和塞拉多草原,遏制当地农业生产扩张导致的毁林问题,实现“负责任的进口和消费”,自2014年进入巴西市场以来,中粮国际通过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各方共同行动,在当地建立了以农产品可追溯性为核心的可持续大豆供应链,使大豆采购过程符合生态保护、土著居民保护、劳工权利保障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标准。
开“天眼”,绘豆田,从源头杜绝毁林风险。中粮国际与巴西合作伙伴对亚马孙雨林、塞拉多草原等区域大豆供应商进行了风险筛查,通过遥感卫星对340多万公顷的巴西大豆农场进行了测绘,推进实施大豆可持续生产和采购策略。
202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中粮“巴西大豆可追溯项目”列为全球范例项目;2023年10月,中粮国际制定了可持续农产品认证标准——“中粮国际负责任农业标准”,该标准通过欧洲饲料生产商联合会(FEFAC)审核,被批准纳入欧洲饲料行业采购标准。目前,中粮国际已实现巴西直接采购大豆的100%完全可追溯。
树立绿色里程碑
“零”的高光
2024年5月,装载着中粮集团进口的首单“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巴西大豆的货轮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抵达天津港。这笔订单由世界经济论坛热带雨林联盟促成,顺利抵运天津佳悦粮油专用码头后,由中粮油脂旗下中粮佳悦(天津)有限公司完成加工,并交付终端客户现代牧业。
“零毁林”大豆订单的成功交付,是一发全球瞩目的“信号弹”,向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释放了中国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绿色价值链发展的市场信号,展现出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担当,折射出中国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世界经济论坛指出,“此笔订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发展绿色枢纽
志“通”道合
绿色金砖的建设,也离不开供应链的通畅。作为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港口等进出口枢纽的吞吐效率至关重要。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生产效率、集疏运体系和港口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着港口的通畅与否,也影响着港口周边的生态环境。巴西桑托斯港是拉美最大的港口,提升桑托斯港的“肚量”,让更多绿色农产品以高效、低碳的方式驶向各地,对推动全球农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中粮集团成功竞得巴西桑托斯港STS11码头特许经营权,并启动码头相关设施升级和扩建工程,将中国港口的成功经验运用至巴西港口的建设中。该码头将于2025年初开始运营,到2026年初达到最大产能,成为桑托斯港最大码头之一。届时,中粮国际在桑托斯港的年中转能力将从目前的300万吨增长到1400万吨。
催生新绿之能
言之有“续”
如果说港口的“硬实力”为建设绿色金砖打下坚实基础,绿色理念的传播则体现了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中中国的“软实力”。
在南非,为改善公司采购地所在社区小农户的生存状况,中粮集团资助当地公益培训组织,让学员们能以“可持续且盈利的方式耕作”提升收入,成为“现代职业农民”,进而减少贫困、促进农业发展。
在巴西,中粮国际巴西公司于2018年发起“明日守护者”教育项目,帮助学生及其父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加深对当地乃至巴西的支柱产业——农粮行业的了解。这个项目受到越来越多巴西学校的欢迎,参与学生数超过6000人。
此外,中粮集团还在巴西积极推进降耗减碳、农业节水、“绿色”杀虫等举措,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取得显著成果。中粮国际在巴西发起的“授粉计划”,借助卫星定位技术和“生物杀虫法”守护蜜蜂、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项目已推广至巴西27个城市,对40余位养蜂人提供了职业能力培训,并对他们的5200个蜂箱进行了绘图和监测工作;中粮国际位于巴西的糖厂和甘蔗种植园还通过回收甘蔗加工过程中提取的水,将公司总体取水量减少15%。2023年,中粮集团获得了由巴西蔗糖工业协会颁发的绿色能源徽章。
“绿色是这个时代的底色,金砖国家要主动融入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洪流。”中粮集团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以实际行动助力金砖国家深化合作,携手打造“绿色金砖”,推动全球农粮产业链的“绿色愿景”变为现实,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提供“金砖”动力。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焦点访谈丨粮食产能如何再增千亿斤?中国有“粮”方
中国饭碗——追本“粟”源
相信大家在田间地头见过一种杂草——狗尾草,叼在嘴里玩过吧?嬉戏时,拿狗尾草相互挠过痒吧?那种美好的感觉是不是记忆犹新呢?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谷子就是从不起眼的狗尾草蜕变而来的!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可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噢!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领衔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冯佰利编著的《光华灿烂·谷子》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