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5-11-1827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播种过八成。粮食主产区抢抓农时,有力推进秋冬种。

图片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工作方案》。《方案》提出,要高质量创建一批示范县,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探索不同类型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模式路径,引领带动周边乃至更大区域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

商务部:11月3日至9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0.4%,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前一周基本持平。食用农产品市场:粮油批发价格略有波动,其中花生油上涨0.1%,菜籽油、面粉均与前一周基本持平,大米、豆油分别下降0.2%和0.1%。

图片

中社部、教育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加强基层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拓展实习实践服务领域、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协同共建机制和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功能等四方面重点任务。

图片

发改委:截至11月12日,全国生猪出场价格为12.44元/公斤,较11月5日下跌0.80%;主要批发市场玉米价格为2.26元/公斤,较11月5日下跌0.89%;猪粮比价为5.50,较11月5日下跌1.79%。

图片

财政部:今年前10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6490亿元,同比增长0.8%,比前9个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全国税收收入153364亿元,同比增长1.7%。

图片

市场监管总局:近期,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127批次样品,检出39批次样品不合格。产品抽检结果可查询https://spcjsac.gsxt.gov.cn/。

图片

人社部:印发《关于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

图片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11月17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菜籽涨超1%,红枣、原木、棕榈油小幅上涨;菜粕、豆二、豆粕跌超1%,苹果、棉花、菜油、花生、白糖、豆一、玉米淀粉、鸡蛋、生猪、豆油小幅下跌。

图片

河北:11月第一周,全省小麦(国标三等,下同)收购均价为1.193元/斤,出库均价为1.208元/斤;玉米收购均价为1.098元/斤,出库均价为1.115元/斤。

图片

山西: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公告称,玉糯一号等70个玉米品种、晋麦77号等11个小麦品种、晋遗30号等3个大豆品种、新植一号等24个棉花品种,共108个品种撤销审定。

图片

江苏:近期,连云港市发改委结合秋粮收购综合检查,对粮食收购现场开展了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全面压实安全责任,排查整治风险隐患,筑牢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屏障。

图片

河南:截至11月12日,全省小麦收购均价为2420元/吨,玉米收购均价为2190元/吨,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450元/吨。

图片

甘肃:截至11月11日,全省秋粮玉米收购量达30.7万吨,同比增加12万吨,增幅64.2%。其中,省内收购29.9万吨,同比增加14.2万吨,增幅90.4%。

图片

欧盟委员会:截至11月9日,2025/26年度(始于7月1日)欧盟27国谷物进口量为8,210,175吨,比去年同期减少32%,一周前减少32%;谷物出口量为14,812,11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一周前同比增长18%。

图片

船运调查机构ITS:马来西亚11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预计为72.9万公吨,下降15.5%。

图片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截至11月12日,阿根廷2025/26年度大豆种植面积相当于总预期面积的12.9%,高于一周前的4.4%。

图片

阿根廷农业部:10月份,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为160万吨,虽然低于9月份的215万吨,但是远高于去年同期的14.9万吨。

图片

印度炼油协会:2024/25年度至今,印度棕榈油进口量为758万吨,同比下降15.9%;豆油进口量激增59万吨,达到创纪录的547万吨;葵花籽油进口量下降16.3%,降至290万吨。

图片
来源:农业农村部

11月17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北 大 荒 集 团


建设大企业,锚定农业航母核心核心竞争力发力攻坚

五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白驹过隙,于北大荒集团而言,却是一段从“中华大粮仓”向“现代农业航母”跨越的壮阔征程。

从九三粮油工业集团的“改革油花”激活产业效能,到垦丰种业的“创新种子”刷新大豆单产纪录;从商贸(收储)集团的“粮通天下”筑牢储粮根基,到薯业集团的“全链薯光”铸就行业标杆;从完达山乳业的“数字奶罐”引领消费升级,到食品集团的“全域矩阵”链接亿万餐桌……一个个鲜活实践,串联成北大荒集团“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

“十四五”时期,是北大荒集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农业企业”目标,破局改革、提质增效的关键五年。五年来,集团以改革为笔、以管理为墨、以营销为锋,交出一份厚重璀璨的答卷:2024年营业总收入突破1305.3亿元,农畜加工转化能力跃升至1547.3万吨,成功构建“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为根本、科技创新与资本运作为支撑”的产融结合新模式,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了“北大荒速度”。

看改革攻坚——破旧立新,锚定筑基世界一流企业之“制”

高质量发展,制度是根基。“十四五”开局之初,北大荒集团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既需要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又面临市场化转型、产业升级的新考题。集团深刻认识到,唯有以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壁垒,才能释放发展活力、找准高质量发展的“北大荒定位”。

图片

智能机器人搬运豆油

作为改革的“先手棋”,北大荒集团以“三项制度”改革深化行动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双轮,出台系列方案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桎梏,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为现代企业制度筑牢“四梁八柱”。

改革的成效,在企业实践中得到生动印证。作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曾因“层级冗余、决策迟缓”陷入发展瓶颈。“十四五”期间,九三集团大刀阔斧精简总部机构30%,整合职能部门,引入12名行业资深人才,并以严格考核体系推动中层管理人员动态优化,淘汰率达11%。

制度“松绑”换来了发展“提速”:2023年,九三集团营收同比增长9%,大豆加工效率提升20%,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9.8%以上。改革,重塑了九三集团的筋骨,使其从传统加工厂蜕变为灵活高效的现代化企业。

同样在改革中焕发生机的,还有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课题组“各自为战”的痛点,垦丰种业按照创新链分工组建专业团队,构建流水线式商业化育种体系,将育种周期从10年缩短至7~8年。

图片

垦丰种业智能育种设施内选用创新材料种植大豆

“十四五”期间,垦丰种业研发投入强度保持5%~8%的行业高位,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植物新品种权108个,审定新品种85个,累计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超300个,引领生物育种迈入4.0时代。

2025年收获季,垦丰种业自育大豆品种“龙垦324”在新疆实收测产,以亩产475.08公斤(折合标准水13%)的成绩刷新我国大豆单产纪录。从“计划供应商”到“创新主体”,改革为垦丰种业注入了强劲的创新基因,成为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拼图。

刀刃向内的改革,破除了发展“坚冰”,释放了制度红利。如今,北大荒各企业市场活力与创新动力显著提升,具有北大荒特色的现代化企业治理模式和竞争优势加速形成,为冲击世界一流企业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

看管理升级——精益赋能,锚定塑强世界一流企业之“身”

如果说改革是“破局之策”,那么精细化管理就是“强体之方”。北大荒集团深刻认识到,粗放式管理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必须向“精细化、数字化、集约化”转型,将改革释放的活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图片

卸粮区机械轰鸣

北大荒集团以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为指引,推动全集团从“重规模”向“重效益”转变,通过降本增效提升运营质量与抗风险能力。这一转型,在北大荒商贸(收储)集团有限公司体现得尤为突出。

作为北大荒粮食收储与流通的核心力量,商贸(收储)集团曾因“机构臃肿、流程繁琐”推高运营成本。“十四五”以来,集团精准部署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71项改革任务,本部及下属二级企业完成率均超97%;通过注销、转让、合并等方式清理134家无效公司,将管理层级压缩至4级以内,大幅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严格管控费用支出、盘活闲置资产。2024年末三项期间费用较2021年降幅达18.6%,既打造了高效低成本的“现金流引擎”,又筑牢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抗风险供应链”。

在市场下行压力下,“降本增效”成为各企业的自觉行动。北大荒薯业集团有限公司从种植、生产、销售全链条挖潜:种植端创新“企业+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提供种薯、化肥与技术指导,实现马铃薯亩产提升15%、采购成本降低8%;生产端引入自动化设备,单位能耗下降10%、损耗率减少5%。

图片

马铃薯天空地一体化项目

2024年,薯业集团利润率提升至12%,马铃薯加工能力突破70万吨,成为集团农畜加工转化能力跃升至1547.3万吨的关键支撑。正如企业负责人所言:“管理优化不是简单‘省钱’,而是为科技创新与产能升级腾挪空间,让企业‘身板’更硬、底气更足。”

从“粗放管理”到“精益运营”,北大荒集团将降本增效内化为发展自觉。管理升级如同为这艘农业航母更换了“高效引擎”,驱动企业向质量型、效益型、效率型加速转变,价值创造能力显著增强,世界一流企业的“强健体魄”日益成型。

看市场突围——创新驱动,锚定振展世界一流企业之“翼”

市场是检验发展成效的“试金石”。“十四五”期间,北大荒集团敏锐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充分发挥全产业链条优势,推动各企业跳出“传统原料供应商”思维,向品牌化、高附加值转型,从“卖产品”到“树品牌、创价值”跨越,为企业振起腾飞之“翼”。

图片

“新臻益 乳此不同”奶粉发布会

品牌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企业在市场浪潮中赢得客户信任、树立行业口碑的关键所在。在乳制品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北大荒完达山乳业有限公司以“渠道创新+数字赋能”破局,实现传统渠道与新兴渠道同频共振。

在传统渠道端,完达山乳业奶粉板块新增商超系统105个、门店2189家,新增婴童连锁系统354个、门店4564家;液奶板块终端网点新增3万余家,覆盖11万家网点,进驻354所高校、64个国家级景点以及118个高铁机场。在新兴渠道端,完达山探索达人直播、特色直播间模式,搭建“优鲜达小程序”会员销售体系。“十四五”期间,电商平台累计销售突破13亿元。

双轮驱动下,“完达山”品牌价值从462.86亿元跃升至652.28亿元,成为北大荒集团食品板块的核心支柱与品牌标杆,在红海中开辟了高价值蓝海。

为进一步顺应市场变化,北大荒集团将发展关键聚焦于“市场”这一检验企业实力的根本标准,旗下的北大荒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同样在市场突围中表现亮眼,通过“线上破圈+线下拓景”双路径,推动农产品向高附加值消费品跨越。

图片

食品集团北大荒“豆志满满”饮品店

线上端,食品集团电商公司构建“全域电商+文旅赋能”生态,全平台开设店铺21个、粉丝突破161.65万,传统电商日均导入10万流量,新媒体端自播超1万小时、曝光5.7亿次,更借“稻田直播溯源”“农场探秘vlog”融合黑土文化,2025年1~10月电商渠道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136%,成功跻身省内电商第一梯队;线下端,食品集团打破产业边界,推出“豆志满满”饮品店并落地哈尔滨中央大街。以黑土地大豆为核心,将传统食材与现代饮品模式创新融合,既让市民游客尝到醇厚豆香,也为街区注入消费活力,成功迈出北大荒布局饮品赛道的关键一步。

“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全产业链优势创新产品场景,让北大荒农产品贴近大众生活,为区域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单建军表示。从田间优质大豆到街头特色豆饮,“豆志满满”实现了从初级农产品到高附加值消费品的跨越,正是食品集团以创新驱动市场突围的生动写照。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从“产品输出”到“品牌输出”,北大荒集团以创新驱动市场突围,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了强劲的市场支撑。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要登绝顶莫辞劳。”“十四五”的五年,是北大荒集团胸怀“国之大者”、践行粮食安全使命的五年,更是改革破局、管理提质、创新突围的五年——改革筑基、管理强体、创新赋能,三大支柱共同支撑起这艘现代农业产业航母破浪前行。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北大荒集团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集团将继续以改革勇气、创新锐气、实干底气,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上奋勇争先,不断开辟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为谱写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华章贡献更磅礴的“北大荒力量”!


来源:北大荒集团

一图读懂 | 《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


 

图片

来源:发改委

中国饭碗:玉米的田间管理——适时播种

      玉米的生长周期大体分为播种期、苗期、穗期、花粒期、成熟期。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是不同生长阶段重要的田间管理工作。

      玉米要适时播种。播种应根据当地气候进行,春种玉米多数在三月到四月份种植,各地种植时间不一。最好是选择下雨的前一天播种,提高出苗率。没有适当的水分,玉米种子很难出苗,即使过一段时间水分充足发芽,出苗后也参差不齐,影响以后的管理,造成减产。如果多天没有下雨,又不能错过种植季节,往往在播种后,就直接浇水,保证出苗率及幼苗的良好生长。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赵云平编著的《玉润弥香·玉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