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和《行政复议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注重对大额顶格处罚、无裁量基准处罚、异地执法等情形的审查核实,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突出问题。
粮储局:8月7日,根据内蒙古洪涝灾害救灾工作需要,按照应急管理部调运指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闻令而动,紧急调运帐篷、折叠床、棉衣被、毛毯等4.74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当地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救灾救助工作。
粮储局:近日,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编、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组编的《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发展报告2025》和《中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年鉴2025》正式出版,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7681.8万吨,同比减少21.6%;进口金额为232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22.4%。其中食用植物油、大豆累计进口量分别为372.1万吨、6103.5万吨,同比分别减少9.9%和增长4.6%。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共43条,此次修订新增了8个条款,删除了4个条款,并对13个条款进行了修改,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气象台:目前,东北、华北玉米产区处于三代粘虫为害和防治关键阶段。预计未来10天,东北华北北部等地玉米粘虫发生气象风险较高,需加强监测防控。建议各地要密切监测虫情发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如出现高密度点片发生,利用降水间歇并避开大风天气及时开展防治,同时做好防护,防止中毒事故发生。
中物联:7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50.1%,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8月7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红枣涨超2%,鸡蛋涨超1%,苹果、花生、豆一、豆二、玉米、玉米淀粉、原木、生猪、豆粕、豆油小幅上涨;菜籽、粳米跌超1%,棉花、棉纱、菜油、菜粕、白糖、棕榈油小幅下跌。
河南:省财政厅获悉,7月中旬下达3000万元抗旱资金,8月1日又紧急预拨资金1亿元支持市县开展秋粮“一喷多促”,支持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混合喷施叶面肥、抗逆剂、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全力支持各地开展抗旱保秋工作。近期,已累计下达资金2.6亿元。
山东:上半年,山东省实现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超2300亿元,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全省年产值过百亿的企业集团已有10家,过30亿的企业42家,过10亿的百余家。
马来西亚棕榈油协会:7月1-31日,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为184万吨,环比增长9.01%。
巴西外贸秘书处:7月1至31日,巴西大豆出口量为1225.7万吨,去年7份为1125万吨。
分析机构APK-Inform:2024/25年度乌克兰大豆出口总量可能达到410-420万吨,同比增长26%,再创新高。
国家、地方政策粮食交易公告早知道(2025年8月8日-8月15日)
来源:中粮协信息处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编辑
8月7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我的纳凉方式你没见过!中粮的“科技避暑所”比你想象中更酷!
立秋已至,暑气未消。
“秋老虎”正灼灼发威。
对抗三伏热浪,我们有空调。
那粮食们呢?它们去哪儿纳凉?
答案,藏在一条横贯田野与餐桌的科技防线上——
无数的中粮工作人员用智慧和技术织就“清凉网”,为每一头小猪、一粒小麦、一滴好油、一瓶好奶撑起科技“遮阳伞”,让一整条产业链住进“空调房”。
01
成品粮住进“超级恒温冰箱”
中粮科工自主控温式智能立体库技术
02
一滴油脂也怕热?
中粮油脂智慧仓储
03
葡萄的“数字凉棚”
中粮酒业智慧葡园
04
小猪也能“吹空调”
中粮家佳康智慧猪舍
05
奶牛的“五星级”夏日服务
蒙牛乳业智慧牧场
不止是纳凉
更是责任
三伏酷暑,你或许只知道空调的凉。但中粮的“清凉保鲜术”,是让鲜活与品质不被高温打败。
从粮仓到猪舍,从榨油到酿酒,再到牧场,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到中粮用科技“纳凉”的巧思。
这背后,是对舌尖的坚守,也是作为企业的责任担当。让你吃到的每一口,始终安心如初。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农户储粮 · 专家说|小麦储存期间出现局部发热等异常粮情时如何妥善应对
第二阶段是杂交育种。就是将两个优异的品种进行杂交,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如人们利用野生狗尾草和谷子杂交、回交进行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培育,利用谷子和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青狗尾草杂交,将狗尾草的抗除草剂基因引入谷子中,培育出抗除草剂的谷子新品种。
第三阶段是诱变育种。这是人们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植物基因组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人们要求的单株或个体,进而培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从1927年美国科学家H.J.穆勒发现X射线能引起果蝇发生可遗传变异以来,人们先后用X射线、γ射线、芥子气、中子等诱变农作物新品种。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谷子先后搭载返回式卫星、高空气球等工具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其产生变异,培育出新品种。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