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近日到广西调研强调,要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和物资、技术储备,有效防范应对农业灾害。当前要针对台风、洪涝等灾害天气,对受灾田块抓紧落实抢排积水、改种补种等措施,努力减少农业损失。
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政府指导价不局限于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的形式。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公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不得利用优势地位等,强制或捆绑销售商品。提高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处罚标准。
央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投入。丰富债券、理财等金融产品供给,提升农村居民和新市民财产性收入。积极满足农村转移人口等新市民群体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金融需求。
中宣部:近日,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是“忠实践行‘多种粮、种好粮’嘱托的优秀代表”,号召全社会向他学习。
农业农村部:近日,种植业司会同全国农技中心召开全国带状复合种植培训暨夏管推进会,观摩示范现场,开展技术培训,部署夏管工作,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走深走实。
发改委:今年735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基本下达完毕,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民生、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灾后应急恢复等领域项目建设。
粮储局:7月24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粮食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抓住关键环节,坚决有力落实粮食质量安全工作重点任务。
统计局:据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2025年7月中旬与7月上旬相比,28种产品价格上涨,20种下降,2种持平。农产品(主要用于加工):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曝光了一批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违法行为典型案例。供需结构性失衡,产能过剩、企业缺乏创新、监管机制不健全等是造成质量领域“内卷式”竞争的主因。监管部门将从严准入、加强抽检、开展质量帮扶三方面出手,遏制假冒伪劣,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全国农技中心:近日,召开2025年全国秋粮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发布北方马铃薯晚疫病、玉米中后期、中晚稻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提出具体发生趋势、预报依据。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7月24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棕榈油、豆油涨超1%,苹果、菜油、白糖、玉米、粳米小幅上涨;菜粕、生猪、豆粕跌超2%,豆二跌超1%,棉花、红枣、棉纱、花生、菜籽、豆一、鸡蛋、原木小幅下跌。
陕西:日前,省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建成。该基地是西北地区现代化程度较高、配套设施齐全的大型种业基础设施,仓储容量6000吨,种子年加工量可达4万吨。
海南:近日,省政府发布相关通知,部署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普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粮食和大食物生产情况、农业新质生产力情况、乡村发展基本情况、农村居民生活情况等。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7月23日,2025/26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95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277.9万吨。
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截至7月1日,俄罗斯农业企业持有的谷物和豆类库存总量为941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5%。
美国农业部:截至7月17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983,625吨,上周为修正后的1,314,302吨;小麦出口检验量为732,290吨,上周为修正后的444,631吨。
巴西外贸秘书处:7月1至18日,巴西大豆出口量为743.7万吨,一周前为433.1万吨,去年7月全月为203.2万吨;玉米出口量为338,426吨,去年7月份全月为355.4万。
国家、地方政策粮食交易公告早知道(2025年7月25日-8月1日)
来源:中粮协信息处根据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公告编辑
7月24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中 储 粮 集 团
智慧科技让夏粮收购“快”且“安”
盛夏丰收忙,颗粒尽归仓。夏粮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中储粮邢台直属库从预约入库到粮情监测,广泛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为粮食收购和常储常新提供了坚实保障。让我们一起来看《科技日报》的报道↓↓↓
盛夏七月,冀南大地麦浪归仓。在中央储备粮邢台直属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邢台直属库”),满载新麦的卡车有序驶入,一场融合现代科技的夏粮收购攻坚战正高效推进。《科技日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从预约入库到粮情监测,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贯穿夏粮收购全链条,为粮食颗粒归仓和常储常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手机点一点,卖粮不用等。”邢台市种粮大户杨凯的1100多亩小麦,通过中储粮集团(以下简称中储粮)“惠三农”平台轻松完成预约销售。“预约登记后,司机直接送货,24小时内粮款到账。”杨凯介绍道,该平台有效破解传统售粮高峰期的排队难题,实现农民“少跑腿、快售粮”。
针对种粮大户,中储粮还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农技咨询和田间指导,帮助农民科学晾晒、安全储粮。库区门口放置的消暑绿豆汤和急救药品等便民物品,更显服务精细化。
在粮库门卫室,司机魏朝鹏领取的“一卡通”成为粮食出入库的“数字身份证”。中储粮邢台直属库仓储管理科科长郭计广介绍,该系统集成登记、扦样、检验、称重等环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和监督。
自动扦样设备的应用是质量管控的关键。每份小麦样品生成唯一的二维码,确保“扦检分离、盲样检测”,过程可追溯、结果可查验。“人工扦检需半小时,现在十几分钟完成,效率翻倍,更杜绝了‘人情粮’。”郭计广说道。在液压翻板卸粮区,45吨小麦仅15分钟即可精准卸入地坑,经多级筛选后入仓。
登上中储粮新乐直属库35号储粮仓,凉意扑面而来。仓内电子货位卡显示:仓温26.2℃,平均粮温仅13.9℃。“秘诀在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保管员连世亮解释,冬季蓄冷形成粮堆“冷芯”,夏季循环冷空气均衡仓温,实现低碳环保准低温储粮。
粮仓内,数百个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同步上传至智能调度中心。中储粮新乐直属库总经理谢建楠表示,这套系统可远程监测粮情,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趋势、自动预警。“过去靠人工查问题,现在是问题‘找’人,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大幅提升。”谢建楠说,今年,新乐直属库辖区小麦产量约140万吨,一等粮占比达85%,智能化管理为优粮优储奠定基础。
面对夏粮收购重任,中储粮邢台直属库早开秤、延工时,日工作长达14小时;同时,新乐直属库积极开展卸粮机械防尘抑尘设备研发应用,实现经济、环境、安全综合效益最大化。
中储粮邢台直属库总经理张建奎表示,辖区已核实4个托市收购库点,完成租仓合同、系统调试和人员配备,下一步将全力护航夏粮收购,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新乐库亦完成首批托市库点准备,确保“仓等粮、人等粮、钱等粮”。
来源:科技日报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奋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来源:央视网
伴随着黄河流域谷子的出现与种植,人们也从流动采食、半定居转向定居生活。稳定的生活也给文化的繁荣带来了契机,随着天文、地理等知识的快速发展,甲骨文便应运而生了。甲骨文的“禾”字,最上部的短斜画表示谷穗;中间的长竖线表示禾秆;上部两个短斜画表示谷子的叶子;下部的两个短斜画表示谷子的根部。整体像一棵成熟的谷穗沉甸甸下垂的模样。
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如爪镰(古时叫作铚)、铁犁等,有些工具甚至沿用至今。随着谷子产量的不断提高,昔日皇家贡品今成百姓盘中餐,这种“身份”的转变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密不可分。农耕文明与谷子紧密相连,中国古代文明也因此不断地飞跃和升华,孕育出更加灿烂的文化。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