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发布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要文章《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制裁。
农业农村部:近日,在对《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880号建议的答复摘要》中提到,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县级财政承担比例,进一步减轻产粮大县财政压力。
国标委:近日,发布146项国家标准外文版,主要涉及农业生产、资源利用、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在农业生产方面,《小麦》《高粱》标准外文版有助于国外相关国家了解、掌握我国粮食标准的质量指标要求,保障我国粮食进出口安全。
统计局:2025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0%,比上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产能利用率为69.1%。
市监局: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批准建立国家标准物质524项,同比增长78.8%,涉及研制单位51家。其中食品与农产品安全检测领域标准物质134项,占比25.6%。
市监局:聚焦当前直播电商行业存在的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规范直播电商行业乱象,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健全规则制度,落实直播电商行业各参与主体法律责任。强化穿透监管,提高对直播电商人防物防技防监管能力。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7月15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苹果、菜粕、菜籽、豆一、豆二、玉米、鸡蛋、原木、生猪、豆粕、棕榈油、粳米、豆油小幅上涨;红枣跌超1%,棉花、棉纱、菜油、花生、白糖、玉米淀粉小幅下跌。
山西:截至7月9日当周,全省小麦价格为1.20元/斤,玉米价格为1.18元/斤。
甘肃:7月9-15日,全省小麦收购均价为118.90,出库均价为122.80;玉米收购均价为115.72,出库均价为119.28;面粉批发均价为189.96,零售均价为202.96;粳米批发均价为304.28,零售均价为332.34;菜籽油批发均价为680.21,零售均价为732.23。
法国农业局:截至7月7日,法国农民已收割了36%的磨粉小麦,高于一周前的11%,也超过了五年同期均值15%。
美国农业部:截至7月10日当周,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439,533吨,上周为修正后的522,234吨;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47,045吨,上周为修正后的399,600吨。
7月15日最低收购价稻谷成交结果
7月15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北 大 荒 集 团
用养结合护黑土 科学夏管筑丰基
入夏以来,北大荒集团各农业生产单位以保护黑土耕地、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目标,适时开展病虫害监测,指导农户科学防控病虫害;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同时着力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落实节水控制灌溉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节肥技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科学施肥。通过技术集成应用促进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水肥一体化 精准输送养护黑土地
时值夏管关键期,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〇分公司的玉米高产示范田里,一排排挺拔的植株郁郁葱葱。一条条滴灌管线如脉络般贯穿田间,化身玉米增产的“智能管家”,精准输送着水分与养分,每一滴都浸润在玉米根系最需要的地方。
在北大荒集团红色边疆农场,农技人员深入科技园区,全力开展水肥一体化智能设备的精细化调试工作。据工作人员介绍,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重要的创新手段,将灌溉与施肥深度融合,使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时高效吸收养分。该技术可根据玉米、大豆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结合土壤环境、养分含量及作物生长周期的水肥需求规律,实现水分与养分的定时定量精准供给,有效避免传统施肥中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更好地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加强保护宣传 打造高质量生态农业
“现在随处都能听见蛙鸣声,证明咱们农场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保护黑土地,就是保护咱们的‘饭碗田’。”近日,江川农场资源管理部工作人员张志勇一边向种植户发放黑土地保护宣传单,一边介绍保护黑土地的好处。
记者了解到,自江川农场通过100%秸秆还田和5000亩畜禽粪肥有机物回田试点项目验收后,当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同时,农场还推行深松整地技术,提高耕地的抗旱防涝、蓄水保墒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农场通过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配套施肥技术,减少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土壤板结风险。在生态治理方面,农场积极推进农田防护林建设,栽植杨树、水曲柳和云杉苗木共计12万余株,构建起纵横交错的绿色屏障,有效降低了风速,减少了土壤风蚀。
日前,北大荒农业股份庆丰分公司黑土地保护检查组前往第五管理区,重点就黑土地保护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为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精准把脉,并就具体工作给出指导性意见。“我们将迅速落实检查组要求,以推进河长制、田长制、林长制为抓手,高标准落实黑土地保护与生态建设。”第五管理区主任张龙表示。
使用生物肥料 保护性耕作“肥”沃黑土
“以前用化肥,土地板结不说,病虫害还多。今年换了生物菌肥,土壤松软了,茎秆也壮实,看着就喜人!”种植户李培贵站在地头看着自家玉米地高兴地说。
在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三分公司第一管理区,不少种植户从去年的种植实践中尝到了应用生物菌肥的甜头。今年年初,在管理区统筹协调下,种植户积极订购生物菌肥,订购数量较去年大幅增长。
据了解,生物菌肥的应用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还能增强农作物的抗逆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真正实现为黑土地“加油”。
这个分公司还将黑土地保护的责任细化到每一寸土地,确保每一块田地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管理区大力推广减肥减药行动,积极引导种植户减少对传统化肥和农药的依赖,转而采用更加环保的生物菌肥和粪肥还田,并统筹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秸秆全域还田。
此外,管理区还加大了对侵蚀沟的治理力度,筑牢黑土流失的防线。通过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防止了黑土地的流失,确保了土地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通过多管齐下的措施,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得以同频共振,黑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加强污染管理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为进一步减少废弃农药包装物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连日来,在鸭绿河农场第三管理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农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上交的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登记。“技术员经常对我们宣传,让我们认识到农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管理区种植户把使用过的农药瓶送到废弃物回收点时说。
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农场各管理区专门设置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建立回收台账,标明回收时间、种类及数量。工作人员通过推送微信链接、发放宣传单、面对面引导等方式,向种植户广泛宣传农药包装废弃物随意丢弃的危害,倡导大家养成及时回收的良好习惯,为改善生态环境作贡献。
北大荒农业股份二九一分公司也在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废弃物回收工作,各管理区建立了规范的农业固体废弃物集中回收体系。根据不同回收站点的特点,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对回收的农药瓶、农膜、编织袋等废弃物进行分类整理、装袋封存,统一运送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同时,二九一分公司利用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线上平台,结合面对面宣讲等线下方式,向群众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物对土壤和水体的危害,讲解农药包装回收的重要性,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污染治理,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一寸黑土一寸金,保护黑土护粮仓。北大荒集团将持续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用养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严格落实黑土耕地保护长效机制,为黑土地减负、充能,推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持续巩固治理成果,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来源:北大荒集团
焦点访谈:科学抗旱保丰收
来源:央视新闻
世间万事万物,只要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沉淀,最终都会留下所蕴含的精华,人们果腹虽然不过是一箪食、一瓢饮的事,但在一个“民以食为天”的国家,一箪食、一瓢饮滋生出了千百味道。
饮食之于国人,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展示对生活的态度,是微妙情感的融入,是对幸福未来的精心编织,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不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几经巧手、巧思,便会幻化出千般姿态、万种滋味。
大家知道粥是什么时候被端上了先民的餐桌吗?又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寻常百姓家中最常见的一种传统食品的?考古学家推测,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发明了陶器开始,粥就可能诞生了。陕西的半坡遗址中就发现了彩陶,其中有一种口罐,可能是那时煮粥用的炊具。《周书》中也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可见中国人食粥的历史十分久远。
虽然小米粥做法简易,但融入了对家人的拳拳关爱,一碗平常的粥也会变得精致且极具诗意。舀一勺,浓郁香醇,诱人食欲;吃一口,清爽滑润,唇齿留香。在果腹之余还能满足人们对视觉、味觉和营养的多重需求。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