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智会见IGTC主席帕特·奥沙内西
7月8日,副会长兼秘书长任智会见来华出席会议的国际谷物贸易联盟(IGTC)主席帕特·奥沙内西以及澳大利亚谷物协会首席执行官理查德·西蒙奈蒂斯一行。
双方就促进中澳粮农领域交流、加强粮食行业国际合作等话题进行了友好交流。
发改委: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了“十三五”期间总额。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粮储局:截止6月30日,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小麦5415万吨,油菜籽399万吨。
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其中粮食价格下降1.2%,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9%。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信用指数显示,5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2.96,面对国际环境快速变化等复杂局面,企业信用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增长。
中物联:6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1.8点,比上月回升0.2点,实现连续4个月回升的同时,刷新年内新高。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7月9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苹果、鸡蛋、棕榈油涨超1%,棉花、棉纱、花生、菜粕、菜籽、白糖、豆一、豆二、玉米淀粉、豆粕、粳米、豆油小幅上涨;红枣、菜油、玉米、原木、生猪小幅下跌。
上海市:市经信委召开《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发布新闻通气会。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即培育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辽宁将在法库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昌图县、西丰县4地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50万亩。其中法库、昌图各15万亩,清原、西丰各10万亩。
云南:上周,全省监测点小麦收购均价为2.65元/公斤,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92元/公斤,粳米收购均价为3.02元/公斤,玉米收购均价为2.47元/公斤,国产油菜籽收购均价为6.14元/公斤。
青海:今年上半年,青海省累计抽检种子样品117份,代表批量430万公斤,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推广成效显著,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2%,其中杂交油菜和杂交玉米实现良种全覆盖。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7月4日,2025/26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6万吨,低于去年同期的71.8万吨。
美国农业部:截至7月3日当周,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436,628吨,上周为修正后的476,581吨;大豆出口检验量为389,364吨,上周为修正后的236,714吨。
7月9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夏粮市场购销两旺 粮企积极入市兜牢“种粮卖得出”底线
“粮出手,钱到手!从扦样、入库到粮款结算,当天售粮工作就全部搞定……”在中粮面业(扬州)有限公司的夏粮收购网点,今年种植了177亩小麦的江苏扬州市宝应县种粮大户马文举切实体验了一把智能化收购服务的高效便捷。
夏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首战,旺季一般为6月初至9月底。作为全年粮食收购工作的开局之战,夏粮收购事关“国之大者”,是维护国家粮食供应链稳定、保障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基础。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夏粮旺季收购进入高峰,截至目前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夏粮超5000万吨,收购量处于近年来较高水平。
“把种粮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关键环节是收购。”中粮面业(扬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当地夏粮收购启动以来,粮企聚焦检验称重、仓储装卸、粮款结算等环节,通过升级智能化系统、开辟专属通道等做法,一站式提升农户售粮效率与体验,切实做到有人收粮、有钱收粮、有仓收粮、有车运粮。
看夏粮收购环节。收购价格、质量指标,以及地磅强检证书等材料齐全,方便农户获取相关信息,做到全程透明化收粮。
看检验称重环节。全自动无人值守取样检测和称重系统,确保收购质量检测和称重环节的公平公正。
看仓储装卸环节。今年扬州库点腾出约4万吨仓容用于新麦收购,并单独开辟了专门的新麦卸货通道,保证卸货效率。
“此外,通过提前准备充裕资金,并搭建起全自动结算系统,结算粮款可以直接推送银行系统付款,兜牢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上述负责人说。
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是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今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切实做好2025年粮食收购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在改善环境、优化政策、搭建平台等方面发力,着力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粮食收购工作创造有利条件。”“相关中央企业、地方骨干企业要带头入市、均衡购销,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形成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格局,粮价形成逐步回归市场化,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国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目前,河南、安徽、河北三省先后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托市收购小麦180万吨左右,有效满足了农民售粮需求。
为做好夏粮收购,各粮企积极入市。中储粮集团在河南启用176个收购库点,300条作业线高效运转;中国供销粮油公司先后在湖北、江苏、安徽等地加大收储力度……随着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内小麦价格保持稳定,市场购销活跃。
当前,夏粮收购正值暑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推出产后烘干、节粮减损等5项服务举措,确保种粮农民卖上“明白粮”“放心粮”。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口粮品种自主率达到100%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来源:央视新闻
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聚人类之智慧,谷子在漫长时光的精雕细琢下,不仅穗形差异很大,籽粒的色与形也从单一逐步演变得五彩缤纷、形态各异。
谷子的学名叫粟。俗话说“粟有五彩”。
这里的“五”,类似于汉语里强调数目之多的“三”“六”“九”,并非一个确数,“五彩”则是说明谷粒的色彩繁多。谷粒的色泽取决于稃皮的颜色,包括白、红、黄、黑、橙、紫色等。谷子脱壳后的小米籽粒的颜色大致可分为黄、白、灰、青色,以黄色和白色数量最多,约占中国谷子种质资源的90%。
谷子粒形、光泽、大小的多样性受遗传因素及栽培条件、生态环境的共同影响。谷粒的外形有圆形和卵圆形,表面有的光亮、有的暗涩。种皮有厚、薄之分。籽粒的大小常以千粒重衡量。在谷子品种中,千粒重最小的仅为1.5克,最大的为5克以上(一般为四倍体品种),大部分为2.5克至3.0克。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