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爱菊集团
4月11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第一次读书班暨警示教育活动。党支部副书记衡虹主持活动,党支部书记任智做总结讲话。
参会人员集体收看了央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视频,集体学习了《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活动传达学习了《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工作通讯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刊》相关内容及警示案例。学习后,大家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了交流研讨。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春播粮食1.1亿亩,进度过一成,与上年基本持平。
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4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
商务部:3月31日至4月6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0.2%,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食用农产品市场:粮油批发价格总体持平,其中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大米、面粉均与前一周持平。
工信部:近日,发布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包括93个企业品牌和43个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涵盖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区域品牌分布在全国25个省份。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下达2024年度市场监管行业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的通知》。计划项目包含《食品生产监督检查数据规范》《食品生产合规管理指南》等44个标准制订任务。
进出口银行:日前,印发《关于培育民营企业国际经贸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专项方案》,将积极满足民营企业对外经贸多场景融资需求,重点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助力民营企业拓展中间品贸易。
农机总站:起草了《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等4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通则及推广鉴定大纲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1个月。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的精确“拼图”。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4月11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苹果、豆一涨超2%,花生、鸡蛋、原木涨超1%,棉花、红枣、棉纱、菜油、菜籽、白糖、豆二、玉米、玉米淀粉、生猪、棕榈油、豆油小幅上涨;菜粕、豆粕、粳米小幅下跌。
河北:上周,全省小麦(国标三等)平均收购价格为1.18元/斤,平均出库价格为1.196元/斤;玉米(国标三等)平均收购价格为1.089元/斤,平均出库价格为1.106元/斤。
山西:截至4月9日,全省小麦均价为1.17元/斤,玉米均价为1.11元/斤。
河南:截至4月5日,全省共收购秋粮1143.6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秋粮987.4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中晚籼稻156.2万吨。
湖北:上周,全省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633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058元/吨;早籼稻收购价2654元/吨;早籼米出厂价4076元/吨;小麦市场收购价2424元/吨;面粉出厂均价3262元/吨,较上周下跌9元/吨;油菜籽收购均价5920元/吨;菜籽油出厂均价11220元/吨;豆油出厂价8610元/吨;豆粕出厂价3171元/吨。
美国农业部:截至4月3日当周,大豆出口检验量为804,270吨,上周为修正后的813,069吨;高粱出口检验量为19,859吨,前一周为22,372吨。
巴西外贸秘书处:3月1-31日,巴西玉米出口量为871,298吨,去年3月全月为427,308吨;大豆出口量为1468万吨,去年3月份全月为1260万吨;豆粕出口量为204.1万吨,去年3月全月为177万吨。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4月9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3339.5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708.6减少369万吨或10.0%。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4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1330万吨,低于去年4月份的1345万吨。
4月11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在亚欧大陆架起双向奔赴的“黄金通道”——人文交流密切,携手续写丝路故事
走进位于陕西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现场一片繁忙:装卸车往来穿梭,轰鸣声不绝于耳,一根根崭新的汽车车桥被快速、精准装进集装箱,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欧洲。
近年来,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以数字引擎、数据联通提升运输效率,构建智慧物流体系,以高效便捷的经贸往来、日益加深的人文交流助力互联互通,在亚欧大陆架起双向奔赴的“黄金通道”。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西安与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日益密切。“现在走在西安街头遇见老乡已经不稀奇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女企业家苏鲁笑着说。在西安生活多年的她,现任西安铁达康特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随着中欧班列(西安)的飞速发展,公司业务迅猛扩展,去年还在青岛设立了第二家分公司。”下一步,苏鲁计划复制在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创业经验,在中国更多城市设立分公司。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以下简称“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建成了年86万吨油脂、面粉、挂面、饲料加工生产线,年60万吨小麦包装与装箱生产线、年100万吨物流能力铁路专用线。集团在当地签订了150万亩“订单农业”协议。
“这袋面粉改变了我们全家的生活轨迹。”现就读于西安文理学院国际商务专业的哈萨克斯坦青年木扶光说。自2017年4月她的母亲在爱菊集团哈萨克斯坦园区工作以来,家里生活逐渐宽裕。这在木扶光心中悄然播下“到中国去看看”的种子。
2024年9月,木扶光如愿来到西安。“到西安的第一天,我就觉得仿佛到了家,这里城市干净,民风淳朴。”经过一段时间的求学和生活,木扶光接触到更多中国朋友,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
为助力更多哈萨克斯坦员工子女赴华留学,爱菊集团专门制定了支持计划,为他们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并安排技能培训。爱菊集团已组织15人次哈萨克斯坦员工赴陕西参观学习交流。集团董事长贾合义表示,未来集团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助力双方在经济、技术、文化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西安爱菊集团
中国饭碗——绿豆辛勤耕作精心管理(二)
农谚说:“冬耕深一寸,等于多上粪。”即在冬天下雪前,把土地深翻起来,尽量使田地坑坑洼洼,农民管这叫“垡头地”。其目的有三,一是让土壤充分受光,使土活泛,就是加厚耕作层并增加土壤活性;二是让土壤受冻,尽可能冻死土壤里的虫卵和病毒;三是为了把雪留在田地里以保墒,农民还有雪水肥田的经验。中国北方冬季下雪往往伴有北风,把地翻得坑坑洼洼,既积雪于田,还有助于冻地。
俗话说:“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庄稼是枝花,全靠粪当家。”古代没有化肥、磷肥、复合肥等肥料,为了让农田肥沃,农民在从事劳作的同时,一年四季要不停地积攒肥料。青草、树叶、灶灰、秸秆、糟渣、牲畜的粪便,凡能肥田的生产、生活的废弃物,无不被收集起来沤制成农家肥,它们经过处理后便被运到地里用来肥田。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霍清廉编著的《 绿衣天使·绿豆》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