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025年,将围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金融法,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破产法等。围绕推进社会、文化领域立法,制定托育服务法等。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
最高法: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工作报告。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法妥善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支持人工智能依法应用;惩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权行为,促进规范有序发展。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既要富脑袋,也要富口袋,既要“塑形”,又要“铸魂”。
粮储局:截至目前,全国秋粮累计收购量超3亿吨,相当于2024年秋粮产量的60%。秋粮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占全年粮食产量七成以上,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等13个粮食主产区。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的通知》,在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等8个重点省市部署开展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
海关总署:前两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4万亿元。其中,出口3.88万亿元,增长3.4%;进口2.66万亿元,下降7.3%。东盟、欧盟、美国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贸易总值分别为1.03万亿元、8333.4亿元、7336.7亿元,分别增长4%、1.8%、3.5%。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
统计局: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2%。
国家外汇管理局:截至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72亿美元,较1月末上升182亿美元,升幅为0.57%。
关税税则委员会:自3月2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菜子油、油渣饼、豌豆加征100%关税;对水产品、猪肉加征25%关税。此前加拿大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构成对中方的歧视性措施。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3月7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棕榈油涨超2%,菜籽涨超1%,苹果、棉花、棉纱、菜油、白糖、原木、生猪、豆油小幅上涨;鸡蛋、豆粕跌超1%,红枣、花生、菜粕、豆一、豆二、玉米、玉米淀粉、粳米小幅下跌。
湖南:近日,省发改委、省粮储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印发《湖南省“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年全省规划建成“国家储备粮源基地2000万亩。
俄罗斯农业部:俄罗斯计划在2025年将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到8400万公顷,比2024年增加100万公顷,其中将包括5580万公顷春季作物
美国农业部:截至2月27日当周,美国对中国(仅指大陆)净销售20.6万吨2024/25年度大豆。
阿根廷农业部:截至2月26日,阿根廷农户预售2024/25年度大豆628万吨,比一周前高出104万吨,去年同期销售量是797万吨。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3月份,巴西大豆出口量将达到1480万吨,较去年同期提高125万吨。
来源:农业农村部
3月7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王宁
全国人大代表
云南省委书记
建议要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紧密结合云南农业发展需求,在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政策措施、金融支持方面改革突破,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强化应用导向的农业科技攻关,增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普及力度。
宋宝安
全国人代代表
中国工程院院士
贵州大学校长
建议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在知识生产模式和机制方面积极主动寻求变革,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发展动能;持续优化学科生态,大力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特色学科建设;大力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聚焦重点产业打造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团队。
建议围绕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加大研究投入,集中力量实施有组织的科研,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和平台,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
孙东伟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建议引入大型企业、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条捷径。
建议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具体来看,深化“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活动,制定“一企兴一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本地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形成政策“组合拳”,优化乡村资源配置,解决民营企业“进村难”的问题;开展多种金融服务,加大民营企业在乡村发展的税收优惠力度;设立国家级奖项,激励推进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
王启荣
全国人大代表
宿州市市长
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质量,尤其是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鼓励企业研发和推广适合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设备和工具,如智能农机、智能灌溉系统等,并给予一定财政补贴,降低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购置成本。加强农村地区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数字化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补贴资金,对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农民和农业企业给予补贴,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数字化技术服务,降低其应用成本,推动农业数字化持续健康发展。
周鹏举
全国人代代表
辽宁省阜新市委
副书记、市长
建议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地方积极拓展生态发展空间,探索在沙化耕地边缘、田埂沟渠等非耕作区建设防护林,形成“林网护田”复合生态系统,持续提升生态治理覆盖面;加大科技赋能扶持力度,围绕风沙地生态修复及改良利用、北方防沙带山水林田湖草沙耦合机制与系统修复模式等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沙地治理的科技水平,巩固治沙成果;进一步加大对生态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地方紧密结合实际,突出沙生植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壮大生态产业龙头企业,开发沙棘、酸枣等深加工产品。
邱宁宏
全国人代代表
遵义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农业系教授
建议设立涉农职业教育专项发展基金,提高涉农专业的生均拨款标准,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趋势,及时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搭建教学平台;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开办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吸纳更多涉农专业学生实习就业;完善涉农人才激励政策,因地制宜探索涉农专业定向培养和定岗就业机制,鼓励更多人才扎根乡村、服务基层;提升涉农职教教师培养水平,培养更多具备专业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加大对涉农职业教育经费的监管和效益评估,开展定期审计,动态调整资金流向和支持方向。
陈雨佳
全国人大代表
黑龙江省牡丹江
宁安市玄武湖大米
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
建议一是要加强农业生产数字化建设。加大对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农业智能化设备、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补贴和奖励,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
二是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乡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地区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网络宽带和信号质量,推进乡村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建设,为乡村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
三是要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制定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范和质量认证体系,鼓励地方政府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四是要健全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整合乡村党建工作、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功能,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在线办理。
王传喜
全国政协委员
山东省兰陵县代村
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建议运用好“强村公司+行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谢汝朋
全国人大代表
阳春市中雁生态
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建议能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在以传感器、物联网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应用。同时支持中小型农业企业或家庭农场探索先进的智能化手段,以提高农产品品质、推动个性化生产、实现灵活性供给和针对性服务,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
来源: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秘书处整理
锻“硬核”开新局,中粮集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粮集团通过不断聚焦科技创新与绿色引领,已成为推动全球农粮行业面向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中粮集团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农粮食品企业”的目标,凝心聚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硬实力”不断提高,让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布局新项目 聚焦主业打造“硬核粮企”
拆除旧设施、加固码头、深度疏浚、安装新设备……整个2024年,中粮集团在巴西桑托斯港STS11码头争分夺秒,为确保该码头如期投运而加紧施工。
桑托斯港是拉美地区最大的港口,也是全球农粮流通体系的重要枢纽,STS11码头建成后将成为该港吞吐量最大的码头之一。作为中粮集团在全球布局的标志性工程,STS11码头建成投运后也将进一步提升其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其在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更有效地畅通全球农粮供应链。
桑托斯港忙碌施工背后,是中粮集团过去一年来不断布局新项目的生动缩影。2024年,中粮集团持续聚焦粮油糖棉肉乳核心主业,坚持全球一体化运营,在海内外仓储物流、小麦加工、油脂加工、玉米深加工、食糖贸易与加工、生猪养殖等关键环节不断深化布局,通过高效推进相关投资项目,进一步织密全球资产网络,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放眼国内,2024年中粮集团的投资布局更是“多点开花”。中粮贸易靖江码头扩建提升工程正式开工,扩建完成后,该码头将成为保障粮食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助力沿江沿海地区构建粮食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中粮糖业漳州项目完成验收并顺利投产,该项目可实现包装—入库—储存—出库—装车全程自动化、智能化,大大提升原料糖加工产能和仓储能力;中粮油脂多个加工及仓储项目、中粮粮谷靖江小麦加工项目、中粮家佳康生猪养殖产业链建设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随着这些项目的持续开展,中粮集团将进一步实现国内外双向发力、上下游协同联动,农粮产业链把控能力不断提升,向进一步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农粮产业体系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还将更好地发挥中粮集团的链长作用,引领带动国内农粮产业链持续升级。
目前,在海内外一体化的运营思路下,中粮集团在全球超40个国家进行了资产布局,国际贸易网络已遍布六大洲,搭建起了连通全球农粮主产区和亚洲新兴市场稳定畅通的粮食走廊。全球农粮经营规模达1.7亿吨,全球农粮加工能力1.05亿吨,全球中转能力7400万吨,稳居国内行业第一和国际粮商前列。
激活新引擎 科技引领打造“未来粮企”
2024年11月21日,中粮科工研发的MMV型智能磨粉机,成功入选2024年度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MMV型智能磨粉机突破了磨辊轧距自动调节、喂料自动调节、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线数据监测等关键技术壁垒,提升了现有国产磨粉机的设计、智能化精准控制、可靠性等相关水平,能够在更轻便、更安全、使用成本更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制粉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我国智能化磨粉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
小小的磨粉机,体现的是中粮集团的“大创新”。过去一年,中粮集团坚持“未来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未来化”的创新发展思路,着眼于提升企业增加值、功能价值等,紧紧把握产业大势和市场趋势,不断完善创新顶层设计,聚焦优势力量,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前瞻性视角着力打造高质量“未来粮企”。
针对传统产业存在的诸多短板问题,中粮集团通过科研创新,推动了产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拓展延伸,促使传统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中粮油脂推出的首台新型智能谷物脱皮破瓣机组,有效解决了传统机器加工中脱皮率不高等问题;中粮科工自主研发的“一种仓储六面主动控温方法及系统”,有效解决了粮仓储粮过程中储粮损耗增加的关键技术问题,成为目前绿色储粮的前沿技术;中粮糖业数字工厂一改传统糖企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严重等“小散弱”状态,坪效、人效、能效、品效“四效”水平达到行业第一,成为食糖产业转型的标杆;中粮集团旗下蒙牛乳业的蒙牛宁夏工厂集5G+立体化、效益化、高效化、智能化于一体,实现了全系统、全链条、全流程、全自动的“全数智化”。蒙牛宁夏工厂在世界经济论坛(WEF)上被成功认证“灯塔工厂”称号,成为中国乳业首家获批的灯塔工厂,也是全球首家获批的液态奶工厂。
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中粮集团积极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中粮集团聚焦生物合成关键技术、微生物资源、生物质原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创新成果。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和崇左糖业攻克了注射级蔗糖生产关键技术,并建成注射级药用蔗糖生产线,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蒙牛乳业历时多年建立了17000余株的菌种资源库,突破了功能性益生菌靶向筛选技术,实现了高活菌数益生菌乳制品的制备和进口菌株的替代。
与此同时,中粮集团正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全产业链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坚持发展绿色生产力。在贸易端,中粮集团成功交付了中国首单“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巴西大豆,这一成就被世界经济论坛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仓储及加工端,中粮集团已打造68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零碳工厂”和1家“零碳粮库”。中粮国际设定的碳减排目标,经国际权威组织“科学碳目标倡议”评估验证,符合《巴黎协定》规定的全球1.5℃温控目标,使中粮集团成为首个通过该标准审核的国际农粮食品企业。中粮集团通过不断聚焦科技创新与绿色引领,已成为推动全球农粮行业面向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来源: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人民网
不过,今天的人们早已熟悉了马铃薯的禀性,“洞府”养生,对温度、湿度、空气、日照颇有讲究。马铃薯收获后还要经过后熟期、休眠期和萌发期三个生理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作为生命体的马铃薯薯块仍然进行着呼吸、蒸腾、成熟等生理生化活动,会不断地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热量和水分。温度对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和糖的转化影响很大,温度过低,淀粉向糖转化,食用品质会下降;温度过高,易发生腐烂霉变,诱发萌芽。同样,湿度过高也会使马铃薯发芽、腐烂,湿度过低薯块会失水皱缩。过多地受到日光照射马铃薯表皮会变绿,龙葵素含量会增加,对人体有毒害。显然,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或高或低,都是会影响薯块生理生化活动的。因此,贮藏马铃薯必须创设优越舒适的休息睡眠环境,才能使其保持新鲜度与营养成分,保证食用、加工和种用的品质。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