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最新动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晨报
2025-02-125


农业农村部:近日,指导抖音等网络平台,开展“星乡村”“星农人”培育工作,以公益方式扶持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乡村和乡村发展带头人,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国粮局:截至1月31日,全国各类粮食经营主体累计收购2024年度秋粮26323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收购169万吨,收购工作进展总体顺利。

国标委:近日,发布小麦抗病虫性评价技术等8项国家标准,指导小麦抗病育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024年,规模以上轻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1.5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中国水稻研究所:日前,中国水稻研究所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研究证明,2009年至2023年间,我国稻米的全国平均食味评分值从74.9分稳步提升至80.3分,国产大米确实越来越好吃。

国内期货:截至2025年2月11日下午收盘,国内农产品商品期货,棕榈油涨超1%,苹果、棉花、棉纱、白糖、玉米、玉米淀粉、粳米小幅上涨;菜油跌超1%,红枣、花生、菜粕、菜籽、豆一、豆二、鸡蛋、原木、生猪、豆粕、豆油小幅下跌。

河南:截至2月10日,全省共收购秋粮912.1万吨。其中,市场化收购秋粮755.9万吨;最低收购价收购中晚籼稻156.2万吨。

俄罗斯农业部:2月11日到2月18日期间,俄罗斯小麦和混合麦、大麦和玉米基准价格分别为每吨240.6美元、215.8美元、225.2美元,出口关税分别为每吨3984.2卢布、3062.3卢布、3710.2卢布。

乌克兰农业部:截至2月10日,2024/25年度(始于7月)乌克兰谷物出口量为2655.2万吨,高于一周前的257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3万吨或4.0%,一周前是同比提高6.5%。

美国农业部:截至2月6日的一周,美国小麦出口检验量为536,217吨,上周为修正后的253,137吨;玉米出口检验量为1,334,210吨,上周为修正后的1,253,036吨;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042,182吨,上周为修正后的1,140,260吨。

来源:农业农村部

2月11日全国主要地区小麦、稻谷和玉米价格

来源: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

引入新工艺 节粮增效益

      走进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的甘肃红太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排排银白色的圆柱形储粮罐引人注目。“每个罐体高约30米,可储小麦3000吨。”公司行政部主任陈军山介绍,相比开放式仓库,储粮罐占地面积小、密封性强,能有效减少鸟雀啄食。

      上午10时,一辆运粮车驶入厂区。“嘀!”随着工作人员摁下开关,只见地面的液压翻板缓缓抬升,带动车头高高扬起,金灿灿的小麦倾泻至地下粮仓。

      之后,按品类送入不同的储粮罐,罐体与生产车间之间有管道连接,小麦可从储粮罐直接进入加工环节。

      为何这样设计?陈军山介绍,过去,小麦从仓储区到加工区,需铲车装卸、货车运送,难免碾轧、撒漏,仓底剩余小麦也因杂质多、粉尘大,不便加工而被弃用。2022年,公司改扩建仓储设施,推动加工环节的节粮减损向源头延伸。

      “小麦加工主要包括清理、碾磨、包装等工序,通过工艺升级,力争把每一道工序的损耗都降到最低。”生产主管盛文说,公司引进色选工艺,通过颜色差异去除霉变、虫蛀的小麦,同时应用轻度磨皮,将小麦破损率控制在0.5%以内,废料可当饲料用,实现双赢。

      “瞧!籽粒饱满、大小均匀、色泽鲜亮,已达到碾磨的标准。”盛文抓起一把清理后的小麦说,原先使用单一碾磨工具,精度低、颗粒大,出粉率不高。现在引入全自动小麦制粉生产线,可将一粒小麦碾成6块再磨粉,出粉率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换句话说,1吨小麦可多打30公斤面粉。”陈军山补充道。

      “在包装阶段,公司还装配自动称重、自动套袋、自动缝包设备,减少工人与面粉的接触,避免因操作失误造成粮食损失。”盛文说,面粉成品的保质期通常为1年。仓储阶段,采取防鼠、通风措施,同时以10天为1个周期,加快堆放与出货的轮换速度,通过一系列减损举措,节粮达到3%左右。

      凉州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先后投入2.5亿元,支持辖区内企业改善粮食烘干、储藏等初加工条件,为粮食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加工能力的提升,对进一步减少小麦损耗和浪费至关重要。”盛文说。

      “拓宽副产品利用,也是节粮减损的重要思路。”陈军山介绍,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是麸皮和次粉,原先大多都当作饲料卖掉了。近年来,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周边发展起多家菌棒和熏醋生产企业,使得副产品有了更多好去处。

      “未来,我们将严格按照《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要求,持续提升粮食加工水平,从新技术应用、粮食资源高效利用、避免过度加工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粮食加工环节的节约减损,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凉州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徐兆金表示。

来源:人民日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春耕期间化肥打假力度 严查价格违法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饭碗——马铃薯的储藏(二)

      不过,今天的人们早已熟悉了马铃薯的禀性,“洞府”养生,对温度、湿度、空气、日照颇有讲究。马铃薯收获后还要经过后熟期、休眠期和萌发期三个生理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作为生命体的马铃薯薯块仍然进行着呼吸、蒸腾、成熟等生理生化活动,会不断地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热量和水分。温度对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和糖的转化影响很大,温度过低,淀粉向糖转化,食用品质会下降;温度过高,易发生腐烂霉变,诱发萌芽。同样,湿度过高也会使马铃薯发芽、腐烂,湿度过低薯块会失水皱缩。过多地受到日光照射马铃薯表皮会变绿,龙葵素含量会增加,对人体有毒害。显然,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或高或低,都是会影响薯块生理生化活动的。因此,贮藏马铃薯必须创设优越舒适的休息睡眠环境,才能使其保持新鲜度与营养成分,保证食用、加工和种用的品质。

文摘自南京出版社出版、师高民主编的“中国饭碗丛书”李建成编著的《 食全食美·马铃薯》



文中部分图片、文字源于网络公开发布信息,如有侵权请告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即刻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